第05版:县域·安阳县(示范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县纪委监委

聚焦精准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记者 郝亚伟 通讯员 张桢睿 杨 超)昨天,记者从县纪委监委了解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以来,该委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营商环境领域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创新监督机制,依靠群众力量,健全监督保障,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营商环境大监督格局,推动全县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为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力量,县纪委监委聘任监督专员,创新监督机制,在多轮推荐评选的基础上,从全县各行业领域遴选45名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建言献策的党员干部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月亮为营商环境监督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干部作风好不好、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也最有发言权。为了畅通反映渠道,方便群众监督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主动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印制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深化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的公告》500份,张贴到各村和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方便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增设举报信箱14个、在乡镇纪委设置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9个;印制《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明白卡》1000张,通过各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放给群众,广泛告知来信、来访、来电及“清风安阳县”微信公众号举报方式和途径,切实拓宽线索来源渠道。

县纪委监委协调“室组地”联动,对照相关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盯时限、盯任务、盯作风,以营商环境和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作风问题为切入点,聚焦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担当不够和履职不力的问题、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的问题、“新官不理旧账”和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全面系统地发现影响营商环境的政策制度落实的问题线索,以“零容忍”的态度深究严办,强力净化、优化营商环境,为厚植营商环境沃土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