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快递、外卖送到家门口,网约车随时待命方便出行……新业态劳动者撑起了我们的便利生活。随着这一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给他们的关爱应该更贴心、更细致、更有力,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温暖,增强获得感、提升融入感、强化荣誉感。
送服务情暖新业态劳动者
□本报记者 邓 娴
“天气转冷了,工会组织发的头盔、手套、围脖等物品刚好能用上,很温暖。”昨天,快递员路江元告诉记者,“双十一”刚过,这两天快递量陡增,他们从5时干到23时,工会还给送了方便面、小面包、火腿肠等,忙时刚好能用上。
路江元所说的送温暖活动是市总工会开展的新业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活动内容之一。11月9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暨2022年安阳市新业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首站走进快递企业,50名快递员代表接受赠送的物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我们这些新业态劳动者,亲切地把我们比作勤劳的小蜜蜂,还称赞我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我们备受鼓舞,也说明快递员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注。”路江元告诉记者,市总工会每年不间断开展关爱活动,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快递员资格培训,获得了技师资格证。
“截至目前,市区13家快递企业、近1千名快递员已全部加入工会组织。广大快递员应享尽享党和政府、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杨秋林表示。3年来,市总工会连续开展“双十一”专项慰问快递员群体活动,从原来送保暖物资、防疫物资、保障物资到送宣讲、送健康、送平安、送温暖、送技能、送岗位、送维权、送服务的“八送”活动,逐年提质增效。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向好发展,包括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在内的新职业逐渐成为更多劳动者的就业新选择。如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关心、关注的内容。随着2022年安阳市新业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活动的启动,送思想、送健康、送平安、送温暖、送技能、送岗位、送维权、送服务的“八送”活动将一项一项地接续送到新业态劳动者手中。“我们即将再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和一家甲骨文书屋联合开展,给新业态劳动者送图书卡及优秀图书的活动;二是邀请律师进行‘云课堂’讲解,就新业态劳动者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授业解惑,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专业普法服务。”市新业态工会联合会主席王东旭说,通过组织开展服务季系列活动,聚焦新业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新业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新业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司机之家”温暖“赶路人”
□本报记者 高 倩
11月11日,天阴沉沉的,午高峰过后,人民大道与东风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网约车司机之家陆续来了三位司机。一位找了本书坐下读书休息,一位进来接了杯热水,还有一位是来找工作人员维权的。这里是为全市合规网约车司机设立的第二个“家”。记者推门进去,只见墙上张贴着网约车司机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等内容,东侧倚窗建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摆着一些世界名著和《劳动》杂志。书架下是沙发和茶几,角落里还有台饮水机,沙发正对的是一组大型桌椅。司机接单的空当可以在这里喝水、休息、读书、学习。隔壁设置了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和母婴角,里面配备了微波炉、雨伞等设施,可供大家免费使用。
“去年11月25日,市总工会联合安阳荣逸达汽车服务公司成立了市荣逸达汽车服务联合工会委员会,当年12月就有580名网约车司机入会。今年3月,网约车司机之家成立了,地点选在这里,是因为靠近大路,且有充电设施,人流量大。”安阳强森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合规网约车司机基本都是全职,他们属于新业态劳动者。联合工会成立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行业集体协商、身心健康评估等活动,建立常态化梯度帮扶机制,真正成为这些司机的“娘家人”,切实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网约车司机之家成立后,我们感觉找到了组织,有了归属感,更有底气了。”网约车司机李敬甫说。
在我市,除网约车司机之家外,还为同为新业态从业者的货车司机创立了专门的“家”。货车司机之家位于市交通物流园区,是交通部、中华总工会指定的“司机之家”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为使货车司机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能洗热水澡、睡安稳觉,这里配置了沙发、热水壶、雨伞、微波炉、爱心急救箱等设备设施,还建有活动室,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给停靠货车司机以更多温暖与关怀。
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为更好维护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去年10月,市总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之后又向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为他们增加了一份保障,进一步提升新业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4月,网约车行业集体协商合同签订,对网约车司机的慰问金、评优奖励、培训教育等方面作出详细约定。
让关爱新业态劳动者成为社会共识
□本报记者 高 咪
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劳动者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如何让新业态劳动者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如何关心关爱劳动者,不断提高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昨天,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前不久,我市两家‘出租车司机之家’正式开放,广大网约车司机朋友不仅有了休息、吃饭、读书的场地,还能为出租车充电续航。这样的服务太暖心了。”网友“飞”留意到,我市街道上多了一些专门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服务的劳动者爱心驿站,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歇脚休息、续航充电、应急急救等服务,一站式满足新业态劳动者的日常需求。
“劳动者爱心驿站里不仅有贴心的服务,还有生活上的帮扶和工作上的支持。这里还会进行一些技能培训,培训后还颁发证书,提升我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网友“春天”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他刚刚结束了线上培训课程,收获颇多,对未来的工作也充满期待。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积极开展送宣讲、送健康、送平安、送温暖、送技能、送岗位、送维权、送服务的“八送”活动,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身心健康、劳动安全、困难帮扶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采访中,也有一些网友对关爱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网友“青青河边草”认为,细微处见真情,暖心服务要注重细节。特别是在歇脚、喝水、热饭、如厕等小问题上,为劳动者提供贴心、精准的服务,要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网友“科”认为,织密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网,可以让更多人放心地投身于灵活就业领域,为这一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更稳定、更有质量的发展前景。“工会要当好劳动者的‘娘家人’,创新社会保障方式,主动破解新业态劳动者面临的权益保障难题,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理报酬,让新业态劳动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网友“秋叶”说。
关爱新业态劳动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尽一份力。网友“五子”认为,群众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劳动者的付出。比如,当外卖员、快递员将物品送到自己手里时,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如果时间延误了应多一点耐心与理解,客观公正地做好服务评价等。也有网友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价值的风尚,将这种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去,用爱心温暖身边每一位平凡而努力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