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凤
平坦宽阔的乡间小路、宽敞干净的活动广场、美丽整洁的农家庭院……11月3日,行走在东风乡三家庄村,处处见景,处处怡人,一幅环境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据悉,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三家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夯实基层基础、打造过硬党支部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的关键,围绕“打造文明富裕、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用心用情办实事,为三家庄村建设发展按下“加速键”。该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结合村庄实际,硬化路面5000余平方米,粉刷墙壁6万余平方米,砌围墙500米,路灯亮化50多盏,施划停车位200余个,更新分类垃圾箱70多套,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整治绿化带2000多平方米,村庄中心区域内隙地绿化率、村内干道绿化率、村边道路绿化率均在90%以上。同时,该村按村内居住区域划分环卫责任片,建立“村不漏街、街不漏巷、巷不漏户”的工作机制,对保洁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群众房前屋后的环境得到全面改观,影响美好居住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为更好地满足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该村深入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人物等评选活动,对模范人物进行统一表彰。为丰富群众生活,该村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扇子舞队、腰鼓队,定期举办文艺会演,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我们不仅要改善人居环境,还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的基层党建‘红色阵地’。”三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庆介绍,为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该村实行联户机制,41名党员联系350户群众,并与所联系家庭签订双向承诺书,结合实际把联户家庭分为不同类型,通过入户、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联系沟通,保证每月至少与分包户联系2次。同时,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联户党员围绕民生工程重点工作,深入走访农户,收集民情民意,联合区、乡有关单位,及时帮助群众解决上学、就医、低保申报、技能培训、矛盾化解等问题,今年年初以来,共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0余个。在疫情防控、防汛值守等工作中,该村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身份、讲党性,主动深入一线,化身“推车工”“宣讲员”“守门员”,以责任担当擦亮党员应有底色。
“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全村汇聚起强大正能量。”张新庆说,每逢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我要报名”“让我来做”的声音不断响起,“红袖标”“小红帽”“红马甲”,点点红光汇聚起强大能量,为三家庄村筑起“安全墙”。5名老党员自发组建“银发先锋队”,充当疫情防控的“流动探头”。3名入党积极分子、58名青年争当生力军,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志愿者招募令,不畏艰险、勇担重任。大学生志愿者编制疫情防控口诀,在全村广泛宣传推广。其他村民尽己所能行暖心善举,在特殊时期,6名热心村民自发捐款5000余元,向村委会捐赠火腿肠、方便面等生活物资15箱。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建’、盯准‘干’,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三家庄村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努力实现强村壮产富民的奋斗目标。”张新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