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下一篇

市中医院国家、省、市重点专科系列报道之二

加强专科建设 提升医疗水平

——访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

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张运希(右二)带领医疗团队查看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郭新星 文/图

“前几日我突发急性胰腺炎,多亏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的医护人员。”

“前不久,顽固性膈肌痉挛困扰了我多日,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的专家为我解除了病痛……”

昨天,记者在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采访时,几位患者如是说。在采访中,像这样的评价和点赞比比皆是,体现了患者对该科的认可与肯定。

“推动专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是我们提升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的重要举措。”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张运希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安阳市重点专科,近年,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开展了多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并系统总结该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制了一系列制剂,治疗各种脾、胃、肠、肝、胆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疗效深受患者认可。

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在该院的支持下,在省名医阎清海、苏东平、王玉芳,名老中医师家兰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跨越发展,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收治住院患者1700多人次、门诊接诊接近5万人次。

一位患者患顽固性呃逆(即膈肌痉挛),连续10多日打嗝,十分痛苦,大大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这位患者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就诊,均未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后来,患者到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就诊。通过针灸、口服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中医疗法,患者症状逐步减轻,4天就康复了。

这位患者是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加强专科发展、医疗水平提升的受益者之一。该科开展口服中药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封包治疗、耳针、各种灸法等特色中医疗法,在治疗肝胆脾胃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是专科发展的重要一环。”张运希告诉记者。该科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将研究重点放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存在不足的疾病上,以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为主,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奖励,2015年,滋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口服中药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酗酒、吃煎炸食品、熬夜等情况增多,该疾病有年轻化发展趋势,且此病在病程前期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张运希介绍。

为了攻克该疾病,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启动了课题研究——“滋胃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患者的胃功能影响”,于去年获得了市科技局立项。通过辨证施治,医师采用中医特色疗法,促进黏膜修复,干预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患者病情恢复过程中,通过心理疏导和治疗,大大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对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肝胆脾胃科医生要面对各种脏器疾病,有些病症十分凶险,更加考验医护人员的临床医疗水平。”张运希介绍。该科在加强专科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年轻医师的医疗水平,指导其对各类肝胆脾胃系统病症做到准确诊断,分清轻重缓急,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

“以患者为中心”是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始终践行的行医理念,该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注重学习中医经典,发扬中医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及水平,让患者少受罪、早康复。同时,该科还不断提高专科现代医疗技术水平,输送多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内镜下治疗术及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该科人员也熟练掌握了内镜下急诊止血术,消化道早癌ESD、EMR术,内镜下溶石、取异物及内镜下高频电刀息肉切除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优势,让中西医疗法结合更加紧密,推动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真正让每一位患者受益。”张运希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