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零起点”教学音乐学科之我见(杏坛随笔)

□孙静

“零起点”教学是基于当前“双减”政策下开展的一种凸显教育起点公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学行为。我市以课题为抓手,去年5月开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零起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音乐学科“零起点”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统筹协调 精心部署

音乐学科作为不起眼的“小学科”,立有三项课题,分别是以教研员为主持人的殷都区课题组、以本校音乐教师共同参与的文峰区第一实验小学课题组和以几个农村教师联合申报的林州课题组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为了解决课题数量少、研究任务重的难题,我作为市级教研员,把三个课题组的成员和三个县区的教研员集合在一起,召开课题研讨会,认真学习“零起点”教学精神和国家“双减”政策,集体研读教材和课标,统一安排部署,做到“课课有人上,人人有任务”。

三个课题组在主持者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认真准备,有效实践,在录课活动中做到了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教法灵活,共录制了35节“零起点”音乐课,其中26节推送到我市“零起点”公众号发表,为我市全体音乐老师观摩、研讨学习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三个课题组完成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和作业设计共计30余篇。

扎实工作 多措并举

“零起点”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入学前,不需要参加任何校外形式的辅导学习,也不需要以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积累作为入学条件和基础,他们只要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学习,就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以部分孩子超前掌握的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而应结合全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基于具体的学情,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开展教学。但是所谓的“零起点”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绝对“零起点”,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超前教育和非常态教学。

音乐学科在小学阶段不是主学科,我们的课程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音乐帮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多学科融合 让课堂效率更高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爱说、好动、模仿力强,一旦唱起来、跳起来,教师不容易控制课堂纪律,那么如何帮孩子们树立规矩意识,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是每个学科都应该重视的事情。音乐教师可以和语数外学科教师一起,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一入校就统一使用简单、活泼、易懂的语言或者律动口令,有效维持课堂纪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听银杏南校崔晨曦老师的《其多列》一课时感触颇深:多学科融合,使课堂效率更高。

2.研究开发适合孩子的音乐活动

音乐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不是坐着听课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需要有合适的空间让孩子们动起来、唱起来、奏起来。但是,小学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幼儿园每个班人数的两倍甚至三倍,而且大多数学校没有音乐教室。那么,在现有条件的“零起点”教学研究活动中,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在小空间就能完成的音乐活动?

教师要立足“零起点”,面向刚入校的孩子,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克服紧张情绪,培养音乐感知,树立守纪律、爱集体的规则意识。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自由地活跃在“零起点”起跑线上。

3.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音乐兴趣

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零起点”教学从第一课开始就把这一目标贯穿始终。

周艳老师执教的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以赞美和歌颂五星红旗的儿歌,教孩子们随着简单的节奏走、跑,以卡片及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大纲。通过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小朋友了解了国旗的来历以及五颗星的寓意。

汪方方老师执教的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一首歌颂祖国的儿歌,歌曲以4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带入,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并能用柔和亲切的声音唱好歌曲,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要团结友爱。

石肖庆老师执教的歌曲《龙咚锵》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过年的喜庆。孩子们通过辨认锣、鼓和镲的声音,了解这些民族打击乐器,并学习简单的演奏方法。之后,孩子们用锣、鼓和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龙咚龙咚锵”,为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

老师每一节课都能根据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幼小衔接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领域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扩大影响 以点带面

“零起点”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思考的课题,三个课题组在教研员和主持人的带领下,注重过程性资料收集,及时宣传报道。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反思,实现教有所获、研有所悟。我们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每人一节课,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殷都区课题组在杨静老师的带领下,每次活动均在“静乐坊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及时发表,其中一篇发表于《安阳日报》,扩大了“零起点”教学的影响,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零起点”教学,是时代发展大潮中的衍生物,是给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敲响的警钟。我们要时刻谨记教育的根本任务,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把准方向,看准目标,全心全力做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