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倩
最近,林州市河顺镇中心学校郭玲玲老师的板书让很多网友赞叹不已。这位老师所写的板书不仅字迹工整,还配有惟妙惟肖的图画,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散文,每一篇课文都能以活灵活现的板画形式展现出来,深受学生喜欢。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好的板书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掌握课堂的知识要点,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郭玲玲老师能在课堂上说到哪儿画到哪儿,靠的是平时的苦功夫。为把这项基本功练好,她不止写了千万遍,写到手指关节疼,写到手上起茧,才让普通粉笔成为美妙的画笔。满屏惊艳背后其实是为人师表的责任。
老师绝美的板书背后是文化传承。当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从教书育人层面来看,要求孩子们从小练一手好字,首先自己在黑板上要认真书写,要写得漂亮,做学生的榜样。从艺术欣赏层面上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在脑海中变成有温度的画面、有声音的河流,沁润心脾,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孩子们爱学习、爱文化,有才情、有温度。只有爱生活、有温度的老师才能做到这样。
绝美板书背后更是老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绝美板书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郭玲玲老师从业20多年,把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用无数板书和板画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这么多年坚持靠的是对学生的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的这份执着如果没有爱的支撑,注定不会长久,不会温暖。正是因为内心的那份爱,她才能始终坚守初心,对自己严格要求,让书写与绘画在一遍遍熟能生巧中愈加精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郭玲玲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保持热情与热爱,始终恪守初心努力进取,就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极不平凡。同时,我们也要向榜样学习,把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作为职业精神,自觉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立足岗位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