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亚芳
“当医生就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心一意为患者看好病。”采访中,市中医院骨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申喜生斩钉截铁地说。从医30余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凭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
对于申喜生来说,当医生是一种情怀,也是对父亲的一份敬意。儿时,看着父亲为老百姓看病不辞辛苦,待之若亲人,申喜生感触颇深,难以忘怀。后来,申喜生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中医学院录取,他越发沉醉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而不衰,其丰富内涵和治病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与青睐。”申喜生说。
毕业后,申喜生来到市中医院工作,当时该院骨科只有门诊没有病房,开展的项目也比较少,只能做些传统骨伤恢复治疗等。“骨科是中医的传统优势项目,我们更要把传统优势继承和发扬下去。”申喜生暗下决心,苦心钻研。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每天不到7时就来到办公室学习,通过网络或是专业文献,或是向省内外专家请教,哪怕做了一天手术已经非常疲倦,他仍坚持抽出时间,总结手术经验,对比不足,从不间断。其间,他还到洛阳正骨医院进修学习,潜心研究中医推拿正骨手法,在颈腰椎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长期的勤奋和努力,申喜生熟练地掌握了骨科的先进技术,并率先在医院独立开展了多项疑难手术。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完善了市中医院骨伤科专科内外用药,如颈腰痛舒丸、活血消痛膏(酊)等,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之前,一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马尾神经受压患者,转诊多家医院慕名来诊治,当时患者不仅疼痛难忍,正常大小便也受到影响。情况紧急,不及时急诊手术就会影响神经功能,但是手术风险高,手术中稍有闪失还可能落下严重后遗症。申喜生一心为患者,他详细周密地制订手术方案,经过细致的手术解除压迫和松解粘连,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医学需要创新,医生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为患者健康负责,就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申喜生说。
长期以来,申喜生深耕骨科专业,不断开拓进取,为患者、为科室发展默默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身为科主任,他重视人才梯队培养,为年轻医师创造平台,打造特色亚专科,努力做到科有所专、人有所长。在他的引领下,全科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始终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发展之路。
如今,市中医院骨科集传统中医优势与现代骨科技术为一体,科室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门诊到两个病区,医疗水平、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现在我们不仅可开展人工关节置换、四肢创伤骨折、颈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与关节损伤、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关节镜手术、骨肿瘤等各种骨科疾病的现代骨科手术治疗,还发扬中医骨科之长,结合推拿、针灸、穴位注射、牵引、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硬膏热贴敷等,为患者解除痛苦。”申喜生说。
坚守医者初心,不忘悬壶济世的责任,30多载行医路,申喜生凭着对医学的热爱、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决心,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造福患者,默默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