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安全教育融入课堂走进心里

——写在《全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印发之际

□ 本报记者 王 箫

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2个安全教育课时,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8月3日,省教育厅印发的《全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出上述要求。

《方案》指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4类事故事件。

安全无小事,《方案》明确规定,各地、各校要不断提高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应急演练和安全提醒的常态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强化师生和家长自主安全意识,提高基本安全技能。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到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

“尊敬的家长,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期间请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管理,经常提醒教育孩子,禁止私自外出到河湖坑塘玩耍、捞鱼摸虾、下水游泳,严密防范溺亡事故发生。谢谢配合!”昨天,市建业城小学学生家长潘先生收到该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送的假期学生安全温馨提示。潘先生向记者介绍,暑假期间,他每隔几天就会接收到类似的温馨提示。

安全是每个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基础。今年年初以来,市东南营小学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线上学习、宣讲等方式,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该校利用升旗仪式,组织学生进行国旗下的安全演讲、红领巾广播站安全主题小广播以及安全歌谣创编及宣讲,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随着第一声长哨响起,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做好避震准备,蹲到坚固的桌子下,用双手护住头部。随着第二声急促的钟声响彻校园,全校学生立即抱头蹲下就地避险。各班老师沉着冷静,迅速指挥学生有序撤离教室。整个过程中,学生听从指挥,行动统一,秩序井然,无任何推挤和踩踏事故发生。”谈到暑假前学校举行的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殷都区曲沟镇陈家井小学校长郭玉学记忆犹新,“演练活动前,各班班主任提前召开了班会,班主任到自己班级布置任务,并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逃生的正确方法。”郭玉学表示,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越来越理解深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安全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防溺亡、防中毒、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

“开展安全教育课堂以来,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指导要有计划性,教学过程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我每学期都会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分不同年龄段,编制不同的内容,按难易程度循环递进,以期更加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担任学校安全教育讲师的刘老师说,要落实好《方案》中要求的保障中小学每学年不少于12个课时的安全教育课,就需要每学期由开始到结束,有条不紊地设计好每一节安全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各年级的学生都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

安全教育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才能引起共鸣。7月1日,由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联合发起的生命安全教育网络直播课顺利进行。直播课以“认识生命 敬畏生命”为主题,向全市在校师生及家长呈现了一节全面生动的安全教育公开课。直播课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类型,以及人际交往等,详细地向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要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直播过程中,全市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校集中观看之外,另有学生家长进入直播间观看学习30余万人次,点赞量600余万次,教育效果良好。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