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爱心织密急救安全网(一线见闻·基层行)

志愿者向小朋友传授急救知识

□本报记者 高 倩 文/图

“怎样才能在保护好东东的前提下,把他转移到担架上?”“直接搬。”“搬动哪个部位,朝哪个方向搬呢?”经过几番提示,现场的几个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扶着假人模特东东的肩膀,轻轻让它侧过身来,再将假人模特转移到担架上。7月19日,一场由壹基金与博爱社工联合组织的生存训练营急救技能培训在文峰区社工站(永明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参加活动的孩子分组跟志愿者学习急救技能。

“快,在东东身下垫上床单。”一个孩子急切地喊起来。“记住是卷起1/3,剩下2/3放在身下。”旁边的志愿者提醒。小朋友将床单卷起放在假人模特身下,慢慢把假人放平,拉起折起来的床单。紧接着,他们分成两排围在假人模特两侧,相互配合卷起两侧多余的床单,一个简易担架就做好了。“预备,起。”跟着志愿者的指令,大家抬起假人模特并将其送到医疗室。

“眼下气温较高,雨水较多,身体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志愿者满燕楠告诉记者,“我们组织的急救技能进社区活动,通过教授家具防倾倒、绳结大比拼、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方法、毛毯担架计时赛、千斤顶抬升等,普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知识,增强儿童安全生存意识,提高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活动现场,一组年龄较小的孩子正在学习系绳结。“绳子穿过来向哪个方向拉?”一个小朋友因为没有看清楚志愿者的演示,在一旁焦急地追问。“手拉着绳子不要松开,从圈里掏出来,再向外拉。”一名辅助教学的志愿者连忙上前,为提问的小朋友解答。“这个绳结还蛮牢固的。”“趁着空闲时间让孩子学学急救技能,万一出现紧急情况不至于慌了手脚。活动非常实用,挺好的。”几名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边拿绳结练习打结边对记者说。

“在文峰区民政局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很多志愿活动。这20多天,生存训练营已在不同的社区开展了9期,共培训了200余名小学员。”博爱社工的志愿者吴老师向记者介绍,“我们把安全知识融入体验式互动游戏,通过志愿者讲解,小朋友参与、体验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有意在暑期开展活动的学校或社区可以联系我们,对接好后,孩子可以通过社区报名参加,我们会提前准备道具、布置现场,传授急救技能,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吃口香糖时被异物噎到,你有办法自救吗?我们的最佳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到6分钟,根本来不及就医。”活动下半场伊始,一名负责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学习新技能。“大家记住‘剪刀、石头、布’急救法的秘诀了吗?情况紧急,谁来演示一下,如何帮助这个小朋友,应该把手放在哪个位置?”很多孩子踊跃举手,想通过所学知识,帮假人模特渡过难关。

一位名叫孙以锦的小朋友对记者说:“学会急救技能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在他人遇到危险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非常有意义。”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