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龙安区:

“三零”平安创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阳)

□本报记者 侯沛丽 实习生 付盛凯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特殊意义。龙安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三零”平安创建为载体,以便民服务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促进了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龙安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琚文彬说:“龙安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三零’平安创建为载体,以便民服务为目标,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举旗定向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定期通报、专项督导、年度考评等制度,确保试点的各项措施高质量落地落实,有力促进了龙安区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龙安区始终坚持稳定第一责任,“三零”平安创建工作成立了以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明确了1854家基层单位为“三零”平安创建主体,确立了县级领导干部督导指导乡镇和单位“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创建”领导工作责任制;建立“四色”预警图,并与网格化相结合,明确基础网格和专属网格,标注网格代码,每月根据发案、信访、安全事故发生等情况对“三零”平安创建主体和创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新投资5000余万元,在全区197个村(社区)安装3300余路高清视频监控。该区精心组织开展了“雷霆行动”“大清查”“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保障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从重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行为;严格落实信访“控新治旧”措施,建立周研判工作机制,化解疑难信访案件。截至目前,全区共创成“三零”平安村(社区)176个,占比89.34%;创成“三零”平安企事业单位1638个,占比98.85%。

该区成立了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者服务站,注册志愿者队伍99个,文明志愿者6800余人。该区建立了100人的网评员队伍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支持平安建设相关志愿服务组发展,要求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文明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义诊进社区、法律和文化进社区及疫情防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区正在着力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

该区创新“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模式,立足“一网通办”,梳理出3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区197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设备和人员,实现“服务下沉、数据上跑”的“群众办事不出村”审批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群众办事不出村”模式共办理各类事项7500余件(次),通过“群众办事不出村”审批服务,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少70%左右,材料减少80%以上,单项事项办理节省时间三四个小时。《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先后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市委改革办专期简报编发了龙安区“群众办事不出村”便民服务工作经验。一项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着龙安区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