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柏庄镇东苏度村

以党建引领基层工作 有效推动文明乡村建设(一线见闻·基层行)

东苏度村人居环境大变样(本报记者 李庆龄 摄)

□本报记者 李庆龄 实习生 张小轩

近年,北关区柏庄镇东苏度村党支部以服务群众、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抓手,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导向,狠抓党建为契机,引领全村走致富路,坚决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文明乡村建设水平,力争打造国家级文明示范村。

7月21日,记者在东苏度村看到,道路平整,街道干净整洁,路两旁植被生长茂盛,野花肆意舞动,空气清新,处处是鸟语花香。街道两旁的房屋排列整齐,在正午阳光的映衬之下,呈现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图景。

“最近几年,俺村的卫生情况和生态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家家户户都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每个星期都有环卫人员来打扫街道。”该村村民张书芹面对村庄发生的改变,有感而发。

东苏度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四大工程”和新时代党员“四大提质”为载体,坚持抓实党员设岗定责先锋工程,将村庄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纳入党支部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党支部“领头雁”能力和科学谋划服务水平。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方面,村里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村民文艺演出,开放农家书屋,建成设施齐全的文化展馆、文化舞台、文化活动广场和乡村文明展示街道,并多次受到市级、区级领导好评。

该村“两委”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该村投资200余万元,将村内大街小巷的路面进行了硬化,铺设了路沿石;投资120余万元绿化街道,安装路灯80余盏,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在全镇率先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入户率达100%;拆除违建120余处;为106户村民改造厕所,改造率达到98%;在村南边建设了游园,游园建设为东苏度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础设施建设将一个相对落后的东苏度变成了美丽乡村旅游打卡地。

在文化展馆看乡村变化,在农家书屋细品书香,东苏度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环境变好了,我们在这里生活更加舒心了。”聊起村里的环境,村民康宁开心地说。

“作为基层党支部,下一步,我们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把先锋旗帜树起来,把党建责任传导到每一个‘神经末梢’。一是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带头参加,清除村内杂草、粉刷村内主要道路。每月小整治,每季度大整治,从未间断,让各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二是以‘组织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做优做强‘组织’文章,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地、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继续盯紧村子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梳理任务清单,找准工作抓手,扛牢工作责任、锚定振兴目标,聚焦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以党建引领基层工作,勤于思、践于行、持于恒,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东苏度村党支部书记许富涛表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