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庆
三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含氧量低,再加上人体出汗多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冠心病。不仅体弱的老人,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呼吸困难、眩晕、疲劳等冠心病症状,因此我们要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重视和预防冠心病,做到安全度夏。
夏季诱发冠心病的常见因素
1.血压波动:季节变化会给血压带来一定的影响,很多高血压病人没有规范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没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导致血压不稳定。室外热浪滚滚,汗流浃背,人们回家后马上进入空调房间,由于室内外巨大的温差,再加上很多人喜欢喝大量冷饮,会使毛细血管立即收缩,血压波动激烈。炎热容易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情绪难以控制,导致血压急剧升高。高温天气也影响睡眠,身体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常常处于疲惫的状态,也可导致血压不稳定。
2.未及时补充水分:天气炎热,出汗多,身体表面水分蒸发快,随着体内的水分不断减少,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越来越黏稠,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冠心病。
3.体内循环紊乱: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使动脉斑块变得不稳定,斑块脱落会导致血栓形成。
4.无节制饮酒、夜宵:夏天很多人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晚上会选择去大排档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尤其是吃到后半夜,作息不规律,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夏季如何预防冠心病
1.控制危险因素: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酗酒、睡眠障碍等。通过稳血压、降血脂、调血糖、戒烟、戒酒等方式,调整人体内环境,才能有效避免冠心病发作。高温只是一个诱发因素,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2.正确使用空调: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尤其要防止冷环境下突然出门遭遇高温,会引起血压剧变。不可将室内温度调得过低,以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为宜。使用空调时间不宜过长,进入空调房前,要将身上的汗擦干,出入空调室次数不宜过多。
3.远离冰水,饮用温水: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选择冷饮,一饮而尽,酣畅淋漓。但是突然饮用大量冰水,可导致心血管骤然收缩。临床上,每年夏季因为饮用大量冷饮而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在少数。因此,最好饮用温水,保证每天补充水分2000毫升~2500毫升。
4.平衡膳食,定时进餐:夏季宜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可以少食多餐。
5.早睡早起,适当午睡:合理安排日常起居,要坚持早睡早起,睡前不宜饱食,睡眠不宜穿过紧、过小、过硬的内衣,更不要蒙头睡。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冠心病死亡率减少1/3。因此,白天宜安排午觉时间,以不超过一个小时为宜。
6.平衡心理,控制情绪:调查发现,冠心病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的比例很大,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养生方法是情绪稳定、淡泊宁静。炎热让人烦躁不安、情绪激动,要注意适当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
7.适量运动,强身健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心脏血管冠脉的血流量也增多,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老年人应避免冒热运动,宜选择晚上气温降低后运动。
8.坚持服药,定时就诊:夏季燥热,食欲不振,不少患者会自行减药,甚至停药,从而诱发冠心病。夏季和冬季相比,用药数量会有所区别,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就诊,尤其感到身体有某些不适的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若外出旅行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物。
夏日炎炎,规律健康生活,科学防控,远离冠心病,安全度夏。
(作者系安阳市灯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