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箫
眼下正值中小学暑假,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的第一个完整暑假。相较于以往疲于应付暑假作业和学科类校外培训,孩子们这次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逛书店看展览、学舞蹈练书法、参加夏令营……这个暑假注定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为了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效,满足工薪族家长假期托管的需要,今年暑假,我市不少学校启动校内托管服务,孩子在假期又多了一个去处。那么,在近60天的假期里,中小学生如何安排时间更加合理?怎么规划才更有意义?7月2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请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教育工作者: 精心设计 减负增效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颁布将满一年,在这一年里,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生活质量提高了,实践活动明显增多,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孙老师说。“双减”可以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而假期正是孩子释放爱玩天性的难得机会。学校和老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积极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将其融入作业设计中,激发孩子从被动“学会”到主动“会学”。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视为怡神益智的活动,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还能锻炼辩证分析能力。”在市灯塔路小学暑期托管课上,校长刘占杰和象棋讲师通过现场演示、视频直播等形式,指导学生下象棋。老师教得专注,学生学得开心。
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满足家长对学生暑期在校服务的需求,市灯塔路小学积极开展精彩纷呈的暑期托管服务。刘占杰向记者介绍:“知识与实践不可分离。我校以‘双减’为契机,根据各年级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从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将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团队精心编写的《智慧语文》《智慧灯塔数学》《English for fun》等特色校本课程引入暑期托管服务,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趣味、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激发他们的体验兴趣和学习兴趣。
家长:
科学规划 引导有方
暑期,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在文峰区一家体适能训练中心,7岁至12岁的学员随着老师的口令跑步、跳跃,玩得不亦乐乎。“我给孩子报了暑假体能课,让孩子多运动,增强身体协调性,促进健康成长。”学员家长潘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体育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暑假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训练班,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年暑假,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弯道超车”时间,学生报名两三个学科类辅导班是暑假生活的常态。但今年,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运动类兴趣班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心头好”,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感受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11时,上完乒乓球课的潘屹航推着自行车,准备和妈妈一起离开训练场。这位穿着蓝色运动衫、白色运动鞋的男孩是市建业城小学四年级学生。他的妈妈说:“这个假期,我还给孩子报了围棋课和钢琴课。这全是孩子的自主选择。‘双减’不是让教育躺平,而是更加凸显了自我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要引导孩子利用好假期时间,主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并落实学习计划,过一个有声有色的暑假,让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
学生:
学有所思 行有所悟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安阳日报小记者‘战狼行动’三天两夜军事夏令营。期间,我们100多名营员在教官的带领下先后到新乡市辉县市小白杨劳动实践基地、新乡市近卫军营地和新乡市太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劳动体验、军事体验、军体操训练、CS对抗、国防教育和红色教育等活动。”市文博源小学五年级学生苏家灏侃侃而谈,“‘战狼行动’军事夏令营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舞台,同样也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市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利用暑假的机会走到一起,在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的团队中相互增进友谊、提升认知、锻炼能力、共同成长。”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20时,佳佳准时与妈妈刘女士一同坐到书桌前,共读一本书。今晚,她们读的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30分钟后,母女两人一起总结读书心得,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3周。佳佳告诉记者,“双减”的“减”不是减学习,而是要更自觉地去学习,挖掘自身更多的闪光点与内在潜力。在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中,学到更多知识、完善自我心智、提高动手能力,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