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咪
7月15日,全市举行了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现场观摩会,共同提升城市窨井盖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效能。近年,我市的一些道路路面上出现了“智慧井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智慧监控,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窨井盖丢失、损坏等情况,而且还能实时监控地下管网水位,及时发出汛情警报,让城市管理更精准化、精细化。
小小窨井盖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平时不起眼的小井盖,背后关联到自来水、网络、燃气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缺少监管,就有可能影响居民的公共安全。特别是在乡村道路上的窨井盖,有的长期被重车碾压,有的因为产权单位多、管理不规范造成井盖缺失、破损、移位、沉降等问题,窨井“吃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暴露出基层治理上的软肋和不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相关责任单位、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通过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管理好每一个窨井盖。
科技进步,助力城市治理变革,管理窨井盖同样离不开新技术、新办法、新模式。外地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北京市启用的“五防”(防偷盗、防坠落、防移位、防震响、防跳动)井盖,在井口安装反光警示杆,当井盖发生移位或缺失,警示杆将自动弹起。长沙市实行编码管理模式,实时了解窖井盖位置、型号、水流方向等信息,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可见,借助科技手段,可提升窨井盖安全治理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公共安全。
眼下,我市进入主汛期,雨水天气增多,窨井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窨井盖、下水道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和频次,做好基础防范工作;相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对正在施工或还未加盖的窨井盖设置提醒标志;作为行人,走在路上也要注意脚下安全,尽量不踩井盖或者少踩井盖,遇到问题井盖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希望城市的每一口窨井都处于监管视野内,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环环相扣落实责任,真正守护群众脚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