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朱香丽 王中瑞
近年,不少充满活力的青年返乡创业,成了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领头羊。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焦虎镇玫瑰种植基地负责人邓莹莹就是其中一员。
“你和董金平每人都是108元,陈青和潘菊香每人是65元。”7月12日,记者见到邓莹莹时,她正忙着给大伙儿发工资。
“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想打工出不去,挣钱没门路。这两年好了,来莹莹的玫瑰种植基地干活儿,和姐妹们说说笑笑的一天挣80多块钱,也不耽误照顾家里,很高兴。”关邓村村民张新粉说。
据了解,今年35岁的邓莹莹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硕士毕业后原本在河北省农科院有一份正式工作,2017年回老家过春节时,她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在外边工作的时候,看着别人的家乡建得特别漂亮,我就想,我作为一个学农业的硕士毕业生,啥时候也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漂漂亮亮的?”邓莹莹说。
可是,邓莹莹刚把返乡创业的想法告诉家人,就遭到了反对。
“辛辛苦苦供应她上学,好不容易毕业了、上班了,她却要辞职回来种地,我当时很生气,坚决不同意。”邓莹莹父亲邓占其说。
邓莹莹并不泄气,她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咱俩都是学农的,我回来和你一起打拼。”关键时候,丈夫李飞给她鼓劲加油。
2018年,邓莹莹夫妻二人做通家里的工作,双双辞职,回到了老家焦虎镇关邓村。经过多方考察,他俩决定发展花卉产业。
然而,摆在邓莹莹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用地问题。当时,乡亲们对年轻的邓莹莹并不看好。
“当时很担心,怕把土地流转给她,到时候本钱都挣不回来。”关邓村村民邓占国说。
事业还没开始,就遇到了坎儿。这时候,镇、村干部及时伸出了援手,帮她协调流转土地。
“后来经过村干部的多次劝说,最终村民同意流转给我几十亩地。土地流转完后,我就马上开始种玫瑰。” 邓莹莹说。
怎样更好地提升附加值?在县、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邓莹莹夫妻上了设备,提炼加工玫瑰精油,生产面膜、精华水等护肤品,2021年线下线上销售额近百万元。今年,邓莹莹还利用直播带货拓宽销路,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200万元。
经过4年的努力,如今,邓莹莹的玫瑰种植基地已发展成为占地7公顷,集花卉种植、精油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花卉产业基地,带动周边临时用工将近200人,不仅如此,她还带动村里其他农户种上了玫瑰。
“非常感谢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成就了我,让我成为‘新农人’。农村大有可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邓莹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