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滑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做大人才“蓄水池” 引得源头活水来(洹泉涌流·聚才兴安)

——滑县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走笔

县委书记“直播带岗”现场(张 森 摄)

□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张 森 张亚果

芦晓阳是滑县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曾几何时还愁眉不展的他人如今喜笑颜开。

不久前,芦晓阳的“小公主”出生了,看着女儿胖嘟嘟的脸庞,想到刚刚买了房子,芦晓阳深知自己不但责任更重了,经济压力也更大了,本来喜悦的心情被即将到来的房贷压得严重“缩水”。

“没想到咱滑县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这么好,我申请的3万元住房补贴很快全部到账了,再加上现在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大大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倍感温暖。公司的薪资待遇也不错,本来一个月的陪产假,我只休了半个月。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7月12日,芦晓阳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芦晓阳介绍,2020年年初,他本科毕业后在郑州工作,工作及待遇都不错。当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家乡发展时,芦晓阳动情地说:“当时滑县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刚开始实施,看到县委、县政府对人才这么重视,我就有了回家乡工作的想法。”提到自己享受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芦晓阳如数家珍,颇显自豪:“人才公寓免费住3年,公交免费坐,还有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硕士、博士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我经常到高校做校园招聘,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介绍咱们滑县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企业优势,尽我所能为滑县招引人才。”

据了解,在滑县,像芦晓阳这样受益于人才引进奖励政策的有363人。他们都是2020年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以来,滑县新引进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2020年以来,滑县通过创新举办县委书记“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网红自媒体“爱心助企·招才引智”活动等,全方位、多渠道延揽人才,引才数量是之前全县企业人才总数的一倍多。

引才不易,留才更难。滑县坚持以平台思维打造人才干事创新高地。

河南四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总工程师崔冰华就是因为关注到滑县的创新平台而选择回家乡工作的。

“我在徐工集团工作了4年,工作期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多个项目因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获得徐工集团201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201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崔冰华回忆说。

“既然在外面如鱼得水,为什么愿意回家乡发展呢?”记者问。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是异乡。我一直都很关注家乡的发展,机缘巧合下,一次到四通公司参观时发现,公司的复合材料及装备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朝阳产业,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崔冰华说。

“从2018年4月回来到现在,我带领技术研发团队,依托河南省玻纤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与合金拉挤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平台,并与政府派来的科技特派员合作开发新产品,其中,两大类产品板块跻身行业前三,累计产值超3亿元。”提到近年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荣誉,崔冰华滔滔不绝,“2021年,我还被评为‘滑州十大优秀人才’,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受到表彰、获得了奖金,每年还有免费体检呢,我感到无比光荣。未来,我将深深扎根滑县,为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我的力量。”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2020年以来,滑县加快了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全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2个。同时,滑县加大人才周转房建设力度,目前,专门为企业建成了600套人才周转房。

“当前,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得人才者得创新、得发展。县委坚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全力实施‘洹泉涌流·智汇滑州’人才集聚计划,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滑州大地上竞相奔腾。”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海青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