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斐 文/图
夏日炎炎,我市高温天气持续,但在殷都区许家沟乡南子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却凉意习习。文明实践站瞬间变清凉驿站,成了暑期学生打卡地,大家在这里看书、写作业、练书法,好不热闹。
据村“两委”干部韩砚笔介绍,南子针村今年是第一年开办暑期书法班,村里提供场地、物资。筹备时,村“两委”干部共同商议,在村民微信群发了通知,没想到大家积极报名。从6月中旬开始,持续到8月底,期间学生人数不断增多,20余张桌子常常坐满,最多能达到40人,由6名本村书法爱好者教学辅导。书法课堂上学生认真学习,老师负责指导。
“暑期书法公益课堂不仅城里有,我们农村也有。暑假班上午、下午、晚上都开,晚上7点半是高峰期。课堂上,学生们端坐桌前,目不转睛地聆听老师讲解,跟着示范在宣纸上反复临摹练习;老师认真指导孩子们书写的方法和技巧。”韩砚笔向记者描述。
7月4日上午,在书法课堂上,村民李文菲,挺直身板端坐桌前,跟着老师认真书写。她今年19岁,在外地上大学,放假回来就报名参加了暑期夏令营书法课堂。她说:“村里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我不能荒废,通过这几天的书法老师授课,我觉得进步很大,村里还提供毛笔、水洗布、纸张,我可要好好学习。”
在教师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位老党员韩存江,今年71岁了,以前是村里的乡医,他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主动报名来做志愿者。书法课堂开班时他刚做完腰部手术不久,还在康复期,他不顾病痛,坚持为孩子们辅导书法,常陪伴到晚上10时多,孩子们走后他收拾完才放心离开。
在方便村民的同时,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有预案、有物资、有制度、有责任人,控制人流量,确保群众安全。
暑期书法课堂不仅学生喜欢,也受到了家长的青睐和好评。“我们大人平常不在家,一到假期就比较发愁,担心孩子到处乱跑,会发生危险,圈在家就是拿着手机不丢。现在村里开办的暑期书法课堂真不错,孩子们有去处了。村里像城里一样有了托管服务,我出门干活也放心,有老师认真负责,有村干部管理到位,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晚上没事我也要陪着孩子去练一练。” 谈及村里开办的暑期托管班,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韩晓波赞不绝口。
据介绍,按照省、市、区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要求,该村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暑期南子针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托管班,将‘文明幸福星’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教育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干部服务作用,暑期书法课堂工作就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满意。
南子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暑期班的开设,不仅便民惠民,邻里关系也更为和谐,还增进了村民情谊。下一步,该村将开设吹、拉、弹、唱等多个文化娱乐项目,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搞好村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