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殷都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保护河道生态 造福沿岸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漳河河道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梁亚杰

7月4日,连续数日的阴雨过后,天气暂时放晴了。在都里镇南阳城村,当人们开始忙着打扫自家院落的时候,村民王明福戴着红袖章出了门。他步行一小段路程后来到了漳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沿河巡逻。

在外人看来,沿河巡逻就是在河边溜达转悠。可身为河道巡护员的王明福却深知自己的职责之重。“沿河巡逻这事儿可不小啊!并不是人们想的溜达那么简单。我要在河边来回巡逻几趟,看看有没有私挖乱采、乱建乱占这些情况。如果有,就会上前劝阻、制止并进行上报。”王明福说,他巡逻的路线主要在漳河许家滩至南阳城段,在他的印象中,巡逻任务上午轻、下午重,因为白天大家都在上班,下午下班后,河边的人相对多些。

担任河道巡逻员以来,王明福阻止过一起村民挖沙的行为,“当时他说家里要盖房子,想在河道里挖些泥沙,我给他讲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他也很配合,于是打消了挖沙的念头。”

有了村级河道巡逻员,护河多了一重保障。按照河长巡河制度规定,在漳河都里镇沿岸,每个村都设有河道巡逻员,他们每天往返于职责河段数趟,为排查破坏行为、守护漳河生态奔波着。

设立河道巡逻员仅仅是诸多措施中的一项。为了杜绝私挖乱采、乱建乱占等行为的发生,让漳河维持良好的水生态,从而造福子孙后代,殷都区一直在做着努力。

根据《漳河张各台至观台河段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方案》,漳河生态修复治理的主要任务包括河道归顺、岸坡平整和岸滩绿化等三项工程。其中,漳河小跃峰拦河坝至南阳城上游共4.878公里河段由殷都区负责。目前,在区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努力下,工程均已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在河道巡查上,除了职能部门定期巡河、镇村两级巡逻员不间断巡逻外,在漳河沿岸重点部位还分布着10个监控摄像头。“10个监控摄像头中包括4个蓝天卫士监测点,它们实现了对河道重点部位的覆盖,能够全天候对河道实行监测。在‘巡逻员+监控摄像头’‘人员+技术’的模式下,漳河的河道安全便上了一道‘双保险’。”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会结合漳河上游管理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属地政府不定期开展专项行动,一旦发现私挖乱采、乱建乱占等行为,将会予以严惩。

对沿河群众而言,河道生态的良好观感不仅来源于河道平顺、岸边满目翠绿,还来源于良好的水质。那么,如何确保漳河水质达标呢?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漳河水质监测由漳河上游管理局水文水环境中心(海河流域漳河上游水质检测中心)负责进行,实行每月开展一次水质检测评价。在历次检测评价中,漳河水质基本上都能达到2类水质的标准,并且检测中心每月会出一期水质监测通报,一旦水质发生问题,该中心会与地方政府及时沟通反馈。截至目前,我们未收到过反馈水质有问题的报告。”

河道修复完成、巡查人员到位、监测设备齐全、水质定期检测,在这一系列有效措施的保护下,漳河生态环境一定会更加良好,并惠泽沿岸群众和子孙后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