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杏坛随笔

巧用教学策略 激活言语思维

□郭利红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词句段运用巧用教学策略,不但能提高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思维,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情境式教学策略

情境式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的词句段运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再现情景现场,让学生仿佛置身事内、如临其境,从而自觉理解词句段运用的编写意图并更好地掌握。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广博而深厚的生活资源,积极创设、再现生活情景,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多感官体验,丰富学生的言语素材,让学生的言语实践更轻松、更高效、更实用。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练习: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焦急等人的情景,然后找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表演者,最后,让台下学生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描写表演者。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话可说,而且描写得具体生动,将情境中表演者焦急等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例模仿式教学策略

范例模仿式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的词句段运用教学中,通过探究范例发现特点,然后模仿运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词句段运用策略。

词句段运用中,词、句、段本身就都是有价值的语言范例,可以直接拿来模仿。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认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范例,更好地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模仿的方法。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练习:仿写夸张句。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例句想象丰富、超越现实的特点后,教师再补充一些具有此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这样的词句,丰富学生对夸张的认识,加深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感受,那么接下来的运用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

思维的碰撞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新课标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方法,探讨如何运用,能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提升思维品质。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练习:仿写夸张句。在给出例句后,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画线部分的意思,明确意思后,再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全班探究哪种方法表达好,为什么?在讨论中发现夸张句的突出特点——想象丰富,超越现实。学生展示所学句子时,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价表达效果。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非常有兴趣,会积极参与学习。

启发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疑难处点拨启发激活学生思维。在学生的思维阻塞时,教师通过点拨,帮助学生疏通,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有新奇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习园地四词句段运用练习: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是否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想到敌人对作者父亲施了重刑,又从“平静”一词感受到李大钊经历过敌人的残酷折磨后依旧坚强不屈,而对于“慈祥”一词,学生无人谈及。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庭审现场除了反动派还有李大钊的家人,那么从李大钊“慈祥”的表情中你能读出什么?此时,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对家人的慈爱。进而明白原句中的外貌描写能体现李大钊的坚强与慈爱,去掉则不能。

以上这些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言语思维训练搭建了有效的支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促进了词句段运用中语言实践活动目标的达成。基于词句段运用的语用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与课内外阅读、习作、生活实践相关联,这样才能实现词句段运用的功能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市铁西路小学)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