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倩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日汗如水,冬天衣结冰”,这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队负责人田猛的日常工作写照。他时常激励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永远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参加工作15年来,田猛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青年卫士”,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嘉奖9次。今年年初以来,他带领队伍先后检查登记“两客一危”车辆1880台,检查其他各类车辆2700台,盘查过往乘客23390人,收缴各类管制刀具140余把、假车牌75副,查获劣质柴油340升,查处酒驾、醉驾和超限超载等各类重点违法行为309起,拘留49人。
善于总结创新管理
“基层工作干久了,自然能摸索出很多经验。”田猛说。担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队负责人后,他组建了摩托车骑警队——“安阳铁骑”,采用新研发的骑行盔、骑警服和交通诱导显示屏等警务装备,提升了警务防护能力。他利用摩托车灵活性强的特点,结合固定岗点,在辖区构建了“管住点、控住线、形成圈、联成网”的防控体系,做到“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出击,五分钟查获车辆”,成功建立交通管理网格化示范体系。救助群众、查缉车辆、巡逻保畅,“安阳铁骑”如今已是大街小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抗洪抢险、抗击疫情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全市人民的好评。
特别是在今年高考期间,田猛带领铁骑队员全力以赴投入“护航”高考工作,为广大考生和群众出行创造了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高考期间,有考生忘记打印核酸检测纸质报告,有考生没有家人陪同,有考生携带的手机等个人物品无法保存……田猛和同事帮助3名考生解决了问题。
奋战一线防汛抢险
2021年7月下旬,我市突降暴雨,城市一片汪洋,群众遇险,交通断行,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按照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要求,田猛迅速组织大队警力防汛救灾。
2021年7月21日23时14分,在洪河市场经营商铺的一对夫妻,因抢救货物受伤被困。接到警情后,田猛带领民警蹚水将其背到400米外的安全地带。7月22日凌晨4时许,洪河漫堤,一辆小轿车被河水冲到了文昌大道与彰德路交叉口。当时风大、雨大、水流大,田猛发现后当机立断,组织玄鸟岗的6名交警,历时1个小时,硬是凭人力将车拖拽至安全地带。事后,车主李某拿出500元现金表示感谢,被田猛婉言谢绝。7月23日8时12分,一位母亲到警车前求救,说她17岁的女儿喝农药了,正在家中呕吐,大水阻挡了去医院的路。但当时,警车也早已被困。时间越久情况就越危急!正在此时,一辆货车刚好路过,田猛当即拦停车辆,带着求助的母亲赶回家,把女孩抱上车,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及时挽救了女孩的生命。7月21日至24日,暴雨期间,田猛和战友共救助受困群众27人次。
今年7月2日16时许,暴雨来袭,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田猛迅速带领民警疏导交通。当时风大雨大,他们相互配合在路口疏导交通,确保市民安全通行。17时,安阳降水量达54.1毫米,因为降雨量太大,金凤路积水严重,很多司机不敢通行,造成短时拥堵,民警雨中执勤的视频被刷爆朋友圈,网友纷纷点赞。谈及此事,田猛笑道:“这是我们的正常工作,群众安全是最重要的。”
抗疫战场担当奉献
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安阳,按照市疫情防控政策及市局、支队的工作要求,田猛迅速抽调大队警力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开启24小时不间断查控勤务、防疫管控、应急处突等工作。疫情暴发期正值冬天气温骤降阶段,田猛身先士卒,顶风寒、冒雨雪,带头坚守在疫情防控卡口和市区主要道路设卡路口,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程序,逐车逐人严密排查,既守“城门”又保畅通,既当咨询员又当服务员。他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疫情防控“双安全”。
疫情防控期间,田猛还在大队内部组织开展日常健康监测,全面、实时、准确掌握队内民警、辅警的健康状况,严格落实每日体温情况统计上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教育引导队内全体同志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确保各项任务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到位。
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田猛以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兑现着人民警察的承诺,以热情服务照亮平安道路,以一腔热血铸就时代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