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麻辣热评

期待“无证明”服务更便民

□邓 娴

前两天,笔者的银行卡被自动取款机吞了,去银行取卡。带着身份证,工作人员也比对了卡上的信息,笔者还向工作人员背读了卡号。所有信息都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却还要求出具卡的流水。在所有核实的信息都正确的情况下,我为什么就证明不了我呢?

笔者当天办了三件事却没有一件是跑一趟就能办妥的。在“互联网+”的时代,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很多领域的办事常态,虽然还不能做到“无证办理”的状态,但用多个证明去证明一个人身份的情况也十分少见。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持续深入地推行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我市在缩减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身份证能证明的事情却需要用其他证明反复验证,说明一些服务窗口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不能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制订政策。比如,一些营业厅里公示着负责人的电话,电话那头却对群众的事爱理不理。虽然一些单位实行多项证明的举措是为了办事者的信息安全,但政策措施不能与时俱进、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仍是不妥。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服务窗口推出的服务举措要不断创新、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山东人社领域推出“无证明”服务,办事群众从原来跑三个窗口到现在递交一次材料。江苏宿迁推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将“开够证明再办事”变为“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办事”,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一窗快办”。这些创新办法都是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进行“放管服”改革,我们的服务窗口在服务举措上需要再改革、再创新,可借助大数据的桥梁作用,加强多领域、多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尽早终结多项证明的现象。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行政单位、服务窗口都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间,用心用情用良好的服务给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身边的美好、优良的发展环境,如此,定能汇聚起建设美丽安阳的磅礴力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