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殷都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北辛庄社区:

党建引领强治理 老旧楼院焕新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本报记者 刘 斐 通讯员 齐小丽

“瞧瞧,我们小区跟改造前相比漂亮多了,跟新小区一样,有绿植、广场、健身器材、休闲凳子等,舒适方便。”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居民宋大爷笑着说。

6月20日,记者来到梅园庄街道北辛庄社区看到,社区楼院处处干净整洁,重新粉刷的外墙整齐划一,焕发出了新气象。

可在2021年改造之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原来,北辛庄社区属于自管楼院,物业管理一片空白,辖区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里老年人比较多,喜欢捡拾废品,并把杂物堆积在绿化带、楼前、楼道内,甚至把绿化带当自家菜地,用大小便沤粪,臭气熏天。”宋大爷谈起之前的居住环境直摇头。

据了解,北辛庄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末安钢建厂占地整村迁移到此处的,辖区面积约0.39平方千米,现有住房27栋813户,总人口1371人。北辛庄社区设有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有党员68名。

2021年,北辛庄社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多举措使老旧小区焕新颜、居民安居更乐居。

宣传动员 扩大影响力

为进一步营造居民关心、支持、参与、监督老旧小区改造的良好舆论氛围,该社区线上利用居民微信群,线下通过张贴通知、喇叭广播、走访入户等方式,大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内容;召集党员、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与群众充分沟通交流,引导小区居民接受和认可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政策,实现宣传全覆盖;通过社区干部和热心党员精心组织,大部分居民同意聘请物业公司,并签署“八不准”承诺书。

全面提升 焕发生命力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有得体的“面子”,更要有温暖的“里子”。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燕敏介绍,此次改造包括路面沥青铺设约14000平方米,小区硬化约2600平方米,安装雨水管约1800米,安装路灯96套、小区大门灯7套,外墙粉刷约32000平方米,楼顶防水约12000多平方米等;在拆除违建后的土地上扩大小区绿化面积约1200平方米,种植桃树、杏树等果树400余棵,拆墙透绿约196米;扩大小区广场面积约600平方米,增添了健身设施和休闲桌椅,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除了基础的硬件设施,此次改造还引进智能充电车棚5套、电梯识别系统2套、智能停车系统1套,扩建小区停车位144个,实现了小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提升了社区管理效能,通过设置绿植、花圃、停车棚、充电桩、健身器材等绿化设施、服务设施,全方位推进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建设绿色、人文、宜居、舒适的样板小区,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红色赋能 提升引领力

为做好旧改“后半篇文章”,该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带动群众自治及第三方参与的多元融合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

今年3月,在街道的指导下,北辛庄社区引进一家物业公司参与社区管理,不断规范物业管理制度,同时紧紧抓住党建这根“红线”,以小区为单元,通过设立红色示范岗、绘制党建文化墙、悬挂横幅、微信群推送等形式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把小区网格、物业、业主委员会、党员志愿者等多元主体贯穿起来,实现同向发力,推进多元共治。

为共同推进社区治理规范化、网格化、优质化,物业联合社区、业主积极整合服务资源,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起,对小区配套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协调联动处置机制,邀请居委会、业主代表、党员代表等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管理问题,通过体贴细致的家庭式关怀和管家式服务,全力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