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凡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党旗前,蔚蓝的天空下,铿锵有力的誓言在耳边回响。6月20日,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汤阴开发区)全体党员干部在“七一”建党节即将到来之际,用重温入党誓词的方式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开发区乘改革东风,以“三化三制”改革为契机,坚持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始终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持续发力融入式、嵌入式党建,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展现新面貌、实现新作为,向着争创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标杆迈出坚实步伐。
思想建党,校准改革“定盘星”。汤阴开发区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改革态度、有力的实际行动,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三化三制”改革,确保改革不跑偏、不变形、不走样,始终沿着省委确定的方向平稳有序向前推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瞄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阻点,以专业化、市场化和去行政化为方向,实行全员聘任、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为汤阴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汤阴开发区坚持理论学习、专家辅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围绕喜迎“七一”组织开展了“红色故事天天讲”、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观看红色电影、党史知识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把好思想意识总开关,将学习的成效体现在推动改革、服务发展的大局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组织强党,夯实助企“压舱石”。6月9日,汤阴开发区组织召开产供销内循环对接座谈会。会上,19家企业的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介绍了各自公司的产品以及生产需求、目标客户等,就惠企政策、用工需求、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这是汤阴开发区管委会前期精准调研,了解企业痛点、阻点后做出的创新探索,打破了企业间信息壁垒,使供需双方“零距离”无缝对接、面对面交流,加强了企业间的产业链合作,对助推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汤阴开发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同向发力,在组织强党下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呈现新成效,将企业服务工作作为夯实党建基础的主抓手、发力点。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分包服务机制,确保实现首席服务员全覆盖,班子成员对接三大主导产业链,加大企业帮扶和问题协调解决力度。筹建了“企业之家”、产品直播销售基地、企业用工储备库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分批次召开中小企业、重点企业助企纾困座谈会,对企业问题现场研究、及时破解、台账督办,保障企业巨轮在“压舱石”的稳压下激流勇进、行稳致远。
作风塑党,点燃发展“新引擎”。汤阴开发区建立从管理层到普通科员的全员聘任制,并构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激情。聚焦产业固本,牢树“项目为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干为本、一切向实效看齐,大力夯实队伍建设,形成领导做表率、中层保畅通、全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帮助疫情之下的企业走出发展困境,汤阴开发区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全体党员干部每周至少入企调研服务一次,收集企业在市场、招工、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各类问题,做到调研服务常态化、紧急问题随时办。汤阴开发区与银行、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快速响应机制,持之以恒将企业服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特色,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抓党建、转作风、提服务、促发展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一头连着党建,一头连着发展。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汤阴开发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做精做专,提升发展速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更快发展。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重点医药企业,1月至5月,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4.44%,在疫情影响下逆势上扬,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