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红 郭 凡
“现在,浇地也不用安装水泵、铺水管了,我自己在地里就浇完了,花5元就能浇667平方米地,极大地节约了种地成本,这是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实事,彻底解决了俺村浇地用水难的问题。”6月20日,正在自家地里浇水的汤阴县菜园镇后高汉村村民秦现民说。秦现民夸赞的是汤阴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后高汉村地下暗渠工程。
据了解,菜园镇后高汉村地下暗渠工程分为两期,第二期工程是在第一期工程基础上的延伸。地下暗渠一期工程由县水利局投资约360余万元,建设长1500米、深7米的暗渠,并配有30个竖井。该村村委会自筹为每个竖井配了水泵、电表、2000多米长的地埋线等机井设施。
“以前,俺村浇地用的都是高价水电,浇667平方米地得六七十元,要是到5月农忙时节,天气干旱,浇667平方米地要花100元左右,每年光浇地、买肥料的花销就抵得上粮食收入了。那时候,我都不想种地了。”秦现民说,“现在好了,俺村实施了地下暗渠工程,将汤河水引过来用于老百姓浇地,还给每个竖井配了一套机井设施,地埋管通到了俺家田地旁边,可方便了。”
“好女不嫁后高汉,十年就有九年旱。这是俺村早年流传的一句俗语。为彻底改变现状,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投资项目,在全村实施地下暗渠全覆盖工程,通过暗渠引汤河水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第二期工程有两条暗渠,总长约1500米,设有13个竖井,挖渠道与铺设暗管同步进行,目前已全面完工。我村有147余公顷地,岗地33余公顷,地下暗渠工程的建成,将彻底改变我们村的干旱现状。”后高汉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飞介绍。
汤阴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完工以后,将有效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加快工业节水减排,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创新完善节水机制,充分利用汤河水,推进地下水水源置换,高效利用地表水和非常规水,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菜园镇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