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倩
在我市静脉产业园,笔者了解到近两个月我市餐厨垃圾的处理情况。收集来的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分离出的油脂可以制成生物柴油,形成的浆液通过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渣经过脱水干化可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沼液经过场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真正实现了绿色变身。
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事关城市文明、事关民生福祉,我市新上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使餐厨垃圾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从垃圾处理量的角度来讲,原来我市各区建有小型餐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如今全市有3600余家餐馆、酒店、食堂入网,每日有20余吨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实现了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及粪便协同联合厌氧消化。
垃圾分类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前些年,我市在部分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全市很多公共机构、学校陆续参与进来,垃圾分类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在城市内掀起了绿色生活、保护环境热潮。随着我市静脉产业园建设不断完善,将来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能力将大大增强,垃圾分类处理的范围与维度将进一步拓展,让更多垃圾实现绿色变身,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大事,在实现“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后,更需要全民参与。我们要压实主体责任,有物业的小区由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管理,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街道、社区明确责任。同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及设施建设力度,补足垃圾分类短板。如浙江省嘉兴市一所小学,通过开展玩中学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号召大家爱护环境、保护家园。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活动,让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家庭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当越来越多的行业与群体参与进来,垃圾分类的版图将不断扩大,相关部门要对照分类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分流、分类处理,确保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定期通报整改,让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