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沛丽 通讯员 郑 茜 陈凤敏
“谢谢检察官,这是孩子儿童节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5月27日,收到6000元帮扶救助款的未成年被害人李某的母亲刘某专程来到市人民检察院,将一面写有“暖心相伴 呵护成长”的锦旗送到第八检察部主任赵瑞英手中,感谢检察机关为救助困境未成年被害人所做的努力。
在长期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安阳市未检检察官发现,不少未成年被害人除了身心备受伤害之外,还存在生活困难、监护缺失等情况。为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困境,市人民检察院牵头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发起关爱特殊未成年人保护活动。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的多部门联动、社工参与的特殊未成年人帮扶活动。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未检检察官经过多方走访调查和认真筛选,共确定22名家庭困难、急需救助的未成年被害人,同时及时与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协商救助方案和救助款项。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13.2万元帮扶救助款全部发放到位。
2021年10月,年仅9岁的李某遭受猥亵,身心受到巨大创伤,一度抑郁、恐惧、自卑、厌学,时常把自己锁在家里。母亲刘某为了照顾李某,辞去工作,收入中断,这个离异家庭一下没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除了物质帮扶,为了帮助李某早日走出阴影,办案检察官带李某走进一站式询问工作室,还利用工作之余,以走访、视频电话等方式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在检察官的关爱下,李某逐渐放下内心戒备,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变得日益开朗,已能很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除了给予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关爱外,我们发现,很多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严厉粗暴,缺乏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交友等方面的关注。基于此,我们邀请专业社工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相关典型案例,对未成年被害人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赵瑞英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先后对23名监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目前,从回访效果来看,参与指导的未成年被害人监护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家庭监护、亲子关系均有较大改善。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劲晓说:“此次关爱特殊未成年人保护活动是全市检察机关在实现未成年人救助多样化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今后,我们还会继续联络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助医、助学等一站式救助服务,及时跟踪帮教,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