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孩子,我们手拉手向前走!”(一线见闻·基层行)

​ ——文峰区民政局“六一”慰问儿童见闻

□本报记者 杨凌高

“孩子,你很上进,只要你想读书,国家会一直资助你……”

听着一句句暖心的叮嘱,12岁的嘉嘉用力点了点头,清澈的双眸里,透着和年龄不相称的坚毅和成熟。

叮嘱嘉嘉的,是文峰区民政局局长王欣伍。默默在一边“旁听”的,则是嘉嘉的聋哑父亲。

“学习紧张吗?还有啥困难?”从学习到生活,从升学到未来,王欣伍犹如一个和蔼的长辈在关心自己的孩子。大方、沉稳的嘉嘉一一作答,言谈之间,表达出对学习的热爱与渴望。

嘉嘉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的父母均为聋哑人,靠打零工生活。依据政策规定,她成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也成为民政工作人员心里一份放不下的牵挂。

5月25日19时,开了一天会的王欣伍没有直接回家,他将文具、球拍、水杯等物品装在崭新的书包里,直奔东环小区。他要把市慈善总会当天发放的“慈善爱心包”给嘉嘉送去,让孩子高高兴兴过“六一”。“孩子,我们手拉手向前走!”王欣伍鼓励道。今年文峰区像嘉嘉一样会在“六一”儿童节前得到救助的,共有77名儿童。

“孩子们都是国家的未来。”返回的路上,王欣伍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给孩子们心中亮起一束光!”

不管到哪儿慰问,民政工作人员都特别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12岁的孤儿浩浩跟着85岁的奶奶生活,也是今年“慈善爱心包”的救助对象。上个月,王欣伍到文峰区宝莲寺镇看望浩浩。当时,看着满满一墙的“三好学生”奖状,王欣伍心潮起伏,专程到浩浩所在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要相信党和政府,努力学习,用知识为国效力,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只要能帮孩子们,再辛苦都值!”一起慰问嘉嘉的文峰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张文玲参与过多次救助,“能帮尽帮,不怕麻烦”是她在多年工作中坚守的底线。一次,她在救助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男孩时,了解到男孩的姐姐遭遇了车祸,于是主动向孩子家长讲解救助政策,帮助男孩的姐姐申请到2万元救助金。5月25日下午,这名孩子家长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孩子恢复得很好,现在读高中,成绩名列前茅,非常感谢慈善总会的救助!”

“民政连接民心。我们将尽全力把每次救助都做到温暖、有力!”王欣伍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