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创新艺术形式 讲述安阳故事

市群艺馆精心打磨《红薯的故事》备战全国“群星奖”大赛

本报讯 (记者 李婧瑜)“2021年,原创歌曲《红薯的故事》通过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使普通农民王运宝的致富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2022年,希望通过我们的全新编排,把这首歌打磨成一个艺术精品,让安阳优秀艺术作品登上更高的领奖台。”5月4日,在市群艺馆排练厅,市群艺馆副馆长杨晓帆憧憬道。

为使我市创作排演的男声表演唱《红薯的故事》在今年举办的全国“群星奖”复赛评选中脱颖而出,市群艺馆正在积极组织演员加紧排练。作为歌曲《红薯的故事》的词作者,张咏民和众多专家已经忙碌了好一阵子,连假期也没能休息。“这次排练时间紧、任务重,5月中旬,我们的最终视频就要报送省文旅厅,不少专业老师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加班为演员排练,从合唱声音、舞台表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训练。经过专家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指导,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水平整体有了很大提升。”张咏民介绍,《红薯的故事》通过男声表演唱和情景表演的形式,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该作品因其新颖的表现形式和颇具时代气息的内涵被选定代表全省参加今年的全国“群星奖”大赛,这也是我市群众文艺作品继女声无伴奏小合唱《数瓜》之后又一次进入全国“群星奖”大赛的角逐。

值得一提的是,《红薯的故事》是我市文艺创作者以龙安区王二岗村村民王运宝为原型,根据他本人种植红薯实现脱贫致富并成立红薯种植基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为全面提升作品的质量,市群艺馆成立了加工提升专班,明确了分工,按照方案对音乐制作、服装、道具、背景视频等各个环节进行逐项落实。自4月初以来,市群艺馆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表演团队不断加大排练力度,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积极修排,并针对道具、服装、舞台大屏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打磨。下一步,该馆将结合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对作品的呈现进行进一步细化完善,做到精益求精,力争在全国“群星奖”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