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魏 兰)2月28日,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总工会及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市总工会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专项行动,旨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评价激励、就业创业、技能竞赛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更多职工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
今年,全市工会系统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6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新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200人以上。
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市总工会制定了5项具体措施促进职工技能培训、持证、就业、增收。结合四大千亿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特点,推动企业对重点关键岗位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培训,积极发挥我市十大“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作用,支持企业建立职工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等开展职工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逐步实现持证就业上岗;组织职工广泛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持续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打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安阳工匠;筹建安阳工匠学院,建立市、县、乡镇三级工匠人才体系,推动各产业、行业、企业工会选树各类工匠工作,今年将选树安阳工匠100名、安阳大工匠10名,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普遍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年将组织10项全市综合赛、50项以上市级重点赛,县级工会、产业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和重点企业组织100项以上技能竞赛,全市技能竞赛覆盖职工超过50万人次;完善安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探索建立星级评定机制,每两年选树安阳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个并给予资金补助,持续提升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联盟建设,解决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总工会成立了党组书记、主席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列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重要内容,建立了调研指导、正向激励、典型培育机制,将挖掘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工匠人才典型,营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