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龙安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让美丽乡村更有精气神

——龙安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申 昕

初春时节,走进东风乡黄张村,一眼望去,只见笔直的水泥路平坦宽阔、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整洁干净、垃圾回收箱整齐划一……这个生态文明、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是龙安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出的“硕果”。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如今,这般景象在龙安区的170个村庄随处可见。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2021年开始,龙安区聚焦全区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深入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让美丽乡村更有精气神。

全局谋划 协调推进

为推进农村环境整体提升,龙安区委、区政府高点站位,精准把握中央和省、市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实行区委和区政府负总责、各局委协调联动、乡镇(街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完善工作责任清单,将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制订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推动责任落实。

据了解,龙安区结合辖区具体情况,近年先后制订和出台了《龙安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工作方案》《龙安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见》《龙安区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美丽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龙安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区“区直单位包重点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为促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场硬战,必须拿出过硬措施,把责任压下去,把效率提上来。今年年初以来,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全区动员会,安排部署下一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周刚印发的《全区‘区直单位包重点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更是为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明确了责任,细化了任务。”2月25日下午,龙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晓民向记者介绍。

四级联动 全面发力

2月25日下午,艳阳高照,在马投涧镇北大岷村,10余名来自区统计局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忙着清理垃圾、平整废弃坑塘,干得热火朝天。

原来,龙安区统一安排,由全区各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包农村人居环境弱差村庄,每周五下午到分包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尽快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局面,助力农村环境净起来、美起来。

记者注意到,在龙安区印发的《全区“区直单位包重点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分包单位到村庄开展以环境整治、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六化”建设、“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行动,其中重点治理“六乱”,即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开展“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塘沟、清违建、清残垣断壁,实现村庄面貌大提升。为加强组织领导,各分包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包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亲自参与,积极组织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分包村庄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与此同时,该区采取督导检查、明察暗访、考核评比等方式,定期对各单位入村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和通报,严格督导考核,推动分包行动落实落地。

“目前,我区共有20个村庄由市直单位分包,61个村庄由区直单位分包,剩余89个村庄由各乡镇中层干部分包,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全面发力,共建净美乡村。”范晓民告诉记者。

党群共建 扮靓家园

“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不能光让村干部和党员忙,咱也要出把力!”2月25日,东风乡黄张村的张大爷正拿着扫帚打扫家门口的卫生,在他身旁是精心打理的小菜园,绿油油的蔬菜焕发着勃勃生机。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是为了让咱自己家净起来、美起来,除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外,我们还采取党群共建模式,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凝聚强大合力,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黄张村党支部书记侯秋中对记者说。

据了解,东风乡黄张村通过全面宣传、全民参与、全力攻坚,利用村里大喇叭、小喇叭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有效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自觉行动的主体意识。“我们动员农户自主整治房前屋后,经村委会逐户验收后,为符合标准的村民发放香油以示鼓励,充分调动起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侯秋中笑着说。

创建美丽乡村,人人有责,家家受益。在龙安区,像黄张村一样党群共建净美家园的村庄不胜枚举,乡亲们积极踊跃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争做美丽乡村的创建者、装扮者和维护者,村庄越来越净美,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造农村生态美;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农村实力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彰显农村社会美。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长效化保洁机制,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让辖区群众真正从环境改善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范晓民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