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亚芳 文/图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作为一名疾控人,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顶上去,既是疾控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使然。”1月5日,北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郭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现阶段工作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疾控职能相融合,正是体现我们责任、担当和价值的时候。”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疫情防控中,保护易感人群、积极接种疫苗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2021年5月7日,唐庄疫苗临时接种点启用。身为免疫规划科科长的郭帆,为保证全区安全、规范、有序、按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任务,担起接种点负责技术指导的重任,同时还要负责全区的预防接种工作。唐庄疫苗临时接种点每天的接种量很大,高峰时,一天的接种量可达约9000剂次。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面对20个登记台、20个接种台、100多名工作人员,为了不让大家出错或让大家少出错,郭帆只能不停地穿梭于健康咨询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冷链室、仓库等地,帮助工作人员解决接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叮嘱她们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接种工作,郭帆总是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常常工作到深夜。
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来,郭帆刻苦钻研,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进取。预防接种工作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专业技术活。为了保证每一支疫苗、每一位受种者的信息可追溯,郭帆不断向金卫信(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师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给工作人员。在冷链室,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金卫信工程师”、解决预防接种问题的“大侦探”。经过她的指导,大家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不仅速度快,而且出错率低。唐庄疫苗临时接种点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同行的夸赞。
勤勉敬业 勇挑重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帆始终带头立足疾控工作岗位,忠于职守、履职尽责、无私奉献。
去年8月,北关区有输入性密接群众,为防止我市疫情“死灰复燃”,郭帆承担起洹北小区东花园的核酸采样工作。她不仅负责采样组采样,还要进行后勤协调工作,连续24小时值班是常事。有一次,她开会到凌晨2时,第二天6时起床,7时出发去采样,冒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不停奔波,汗如雨下。为了满足各组采样物资需求、协调和指导工作,郭帆不停地奔波于每个工作台和外围,一天下来,她的脚上磨出两个大水泡。
郭帆70多岁的母亲生病在家,但她因工作早出晚归,不能好好陪伴。她的母亲突然昏迷时她还在单位加班,她的大哥去看母亲,却怎么都敲不开门。她的大哥赶紧联系郭帆,等她到家时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了。一打开房门,看到母亲躺在床上,吐了一身,昏迷不醒,郭帆无比自责。后来,在120的抢救下,老人转危为安。住院治疗期间,她也仅在医院陪了3天。“母亲生着病,还叮嘱我安心工作,我心里无比愧疚,但身为党员,就要担起共产党员的使命,群众更需要我。”郭帆说。
从事疾控工作18年来,郭帆坚持以身作则、献身工作。正因为心中有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信仰,她才会有事不畏难、行者恒至的奋斗力量。她先后获得安阳县学科技术带头人、安阳市免疫规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疾控人的力量。”郭帆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