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慧
2月下旬,春寒料峭中已经有了万物复苏的迹象。阳光洒在南海水库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凡是从附近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要放慢脚步欣赏一番。但是,南海水库管理所的职工却鲜少有时间欣赏眼前美景,因为受疫情影响,2021年“7·22”特大洪水后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滞后,他们要赶在今年防汛工作全面开展之前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身为市彰武南海水库工程管理局南海水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张培超尤其忙碌。他责任重大,不仅要确保水库日常运转,更要确保危急时刻水库安全,保证库区及周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回到2021年7月16日。按照气象部门预报,强降雨会在接下来几天内出现。阴郁闷热的天气让张培超和同事都有些紧张,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见识过2016年“7·19”特大洪水,但面对即将到来的这场防汛硬仗,他们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多次规模不等的防汛演练,全面的大坝工程和机电设施安全检查,24小时的人员巡逻,不间断的信息沟通……张培超不断回忆近期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可随之而来的情况还是出乎张培超和同事的预料。“由于上游地区遭遇了强降水,来水量巨大。同时,安阳市降水不断增强,降水时间和洪水总量超过了2016年的‘7·19’的特大洪水量。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很快超160米的汛限水位,超173米的兴利水位,超2016年“7·19”特大洪水时南海水库的最高蓄水位175.65米。洪水凶猛推动水库水位上涨,似乎就没有尽头。”张培超回忆说,“由于市区内出现严重内涝,水库方面按照上级指示错峰泄洪,最大限度拦蓄洪水。”
雨水工情组人员紧盯眼前电脑屏幕上的水位数据,为防止数据延迟,不断前往坝顶核实水位数据。机电组人员驻守机电房,随时准备执行开闸任务。巡逻组人员在风雨中坚持24小时巡逻,确保坝体安全。张培超一边与3个组的人员沟通信息,一边汇总情况向上级汇报。他说,当时每10分钟就要进行一次报汛工作,这在以往汛期中很少见。
南海水库水位最终超过2016年“7·19”特大洪水时南海水库的最高水位,达到176.74米,距离坝顶仅有十几米。张培超望着还在上涨的水面,精神高度紧张。因为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他和同事双眼布满血丝。但是,他坚信大家有能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确保大坝及下游安阳市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水位在接近177米的时候,上级下达了加大泄洪命令。张培超迅速传达命令。各部门紧急联动,准确计算开闸时间、起闸高度。就在此时,张培超发现水库水面上众多从上游下来的漂浮物中有一体积庞大的彩钢板房,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损坏闸门,影响泄洪安全。他果断带领抢险突击队员迅速乘坐快艇前往打捞。彩钢板房体积太大,为了快速处置,抢险队员手持绳索果断跳入水中,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游向目标,熟练地用绳索进行绑扎,然后驾驶快艇将彩钢板房拖离水面,确保了泄洪安全。
洪水退落后,张培超马不停蹄带领全所党员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对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水毁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其中,溢洪道边坡护岸和输水洞内部钢衬出现明显水毁情况,直接危急坝体安全。他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修复方案,编制修复预算。在克服时间紧迫、材料紧缺等困难后,他们及时解决了这两个棘手问题,为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抗击2021年“7·22”特大暴雨、洪水过程中,张培超带领南海水库管理所党支部党员日夜坚守,24小时在岗近一个月,完成了雨情、水情观测报送100余次,精确按指令调度闸门12次,排查险情20余次,清理危险泄洪障碍物2次,顺利完成对“7·22”洪水的削峰、错峰任务,净拦蓄洪水0.44亿立方米,调节1.05亿立方米洪水从市区顺利过境,极大地减轻了我市的防洪压力,为全市取得抗洪最终胜利、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
采访中,他谦逊地表示,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取得任何成绩都离不开同事支持。在他的同事眼中,正是因为张培超始终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为群众服务融入日常工作学习,才能在关键时刻带领大家顶住压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南海水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的张培超,除了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党员加强学习外,还开辟了时政新闻学习课堂,每周组织所内党员阅读重要时政报道、学习相关精神;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支部力量,并通过敬老爱老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带领党员走进善应镇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赠送日常用品,提供理发服务,帮助整理内务、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