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汤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2月16日 星期

铁纪筑防线 同心战疫情
——汤阴县纪委监委督战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郭 凡 刘安娜 实习生 王 雨 通讯员 张晶晶 孟宪敏

岁末年初,疫情突袭古城汤阴。疫情就是命令,汤阴县纪委监委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到疫情防控一线,既督又战,持续筑牢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严实督导和担当坚守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不辱使命 督导问责全覆盖

“7∶30,第三督导组到任固镇,所有核酸采样点全部开始采样。”“10∶26,第五督导组到达鸿发凯悦隔离点,发现该隔离点存在工作人员出入通道设计不合理问题。”“19∶25,第十督导组到达107国道安汤交界处疫情监测服务点,昨日存在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每天,实时督导信息都会从遍布全县的督导组泉涌般汇聚至县纪委监委督导检查联络群内,最终形成督导专报,反馈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

县纪委监委建立动态跟踪督导机制,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20多天的时间,县纪委监委累计出动督导检查组183组、督导检查人员800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县335个核酸检测采集点,9个出入县界通道、358条大小道路、1852个出入口、30个封控区、49个隔离点。通过督导强力推进整改落实,实现监督工作闭环,推动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共印发通报4期,通报批评15个单位、71人,提醒谈话8人,谈话提醒3人,党纪政务处分12人。在精准稳慎问责中,树立鲜明导向,推动形成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

不负重托 兜底转运鏖战忙

“育才学校4000多名在校学生需要立即转移隔离观察,其中近2000名师生转移至安阳学院,这个任务由我们来完成!”1月8日19时,疫情发生后不到12小时,县纪委监委接到县委紧急任务。

当夜,浓雾弥漫,寒气透骨。为了保障转移安置学生工作万无一失,参与转运的纪检监察干部连夜行动,仅用17个小时,师生全部完成安全转移,并建立工作小组,开启服务保障模式。

2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挤在取暖不便的大教室、会议室,一张行军床、一床薄棉被、一件军大衣凑成临时住处,却将每个孩子的衣食冷暖、学习教育、心理健康考虑得细致周全。每次接到解除隔离人员名单,他们都通宵达旦为孩子们安排谋划回家路,每一环,他们都细细琢磨,只为分组更精确一些、路线更合理一些,孩子们回家更快一些。

不惧风险 封控区中强保障

1月22日23时20分,古贤镇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县纪委监委驻古贤镇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正在召开工作会。

本轮疫情发生后,古贤镇成为全县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急难险重更显“铁军”本色,汤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石磊带领县纪委监委6名工作人员成立驻古贤镇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不惧危险、逆向而行,全力保障古贤镇疫情防控。

为做好封控区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工作专班在古贤镇封控区外围设立一处物资中转站,建立进出台账,详细记录每日物资进出,确保每批物资都能够精准用于防疫需要,有效保障了全镇防疫和日常生活所需。

他们设立电话专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他们建立电话慰问台账,定期送上贴心慰问,耐心疏导群众的不良情绪。3000多次拨号、协调解决问题 20个,他们用细细的电话线,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获得了群众的赞誉。

不怕困难 纪检铁军勇担当

“我请战!我愿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献出自己的力量。”疫情发生后,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李鹏飞、组员石文楠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申请出战!

“我们要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疫情警报拉响后,县监委委员江艳霞承担起疫情防控监督保障的整体安排部署工作。指挥调度、安排督导、研判问题……她每天工作到凌晨,眼睛布满血丝,争分夺秒只为赢得主动。

“他们在一线守护学生,我们保障他们安全!”隔离点防疫物资告急,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王俊彪、陈行行驱车5个半小时,往返400余公里高速公路,将7200个医用防护口罩安全运回隔离点。他们既当司机,又当搬运工,既是统计员,又是库房管理员,用防疫物资为隔离点工作人员筑起安全屏障。

“能在我县遭遇大疫时奉献一名老同志的光和热,值了!”1月19日晚,县纪委监委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要将古贤镇15个村1300名群众连夜紧急转运集中隔离观察,6名老同志火线上阵,承担起转运协调和驻点监督工作,诠释了纪检监察“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