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雪
河南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研发生产新型大尺寸半导体材料的科技公司,生产6英寸~8英寸人工光学晶体材料。在安阳通航产业园内,就是这么一家潜力巨大的瞪羚企业,2021年4月,经过我市招商引资落地,同年8月开始生产,并在刚刚结束的我市第十届创新创业大赛安阳分赛区暨“筑梦之星杯”安阳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初创组一等奖。
12月7日,记者来到河南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采访并见到了该公司的董事长陈政委。陈政委是2019年北京青年榜样·科创达人、2020年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2021年顺义区首批梧桐工程人才。
陈政委在公司内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研发产业团队,核心成员包括来自清华大学、九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日本国立佐贺大学、东京大学等多位博士研发人才以及产业总工型技术专家。
细分行业多、技术门槛高的半导体材料产业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先导基础。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国际先进的5G网络体系,已开始全球最大、最复杂、发展最快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已建和在建全球最高运营速度、最长运营里程、最佳效益的高速轨道交通……以上重大工程都需要半导体材料产业作为支撑。
想要打造我国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新高地,必须拥有扎实的“硬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不仅有50多项专利,目前还是国际领先、国内率先研发生产新型半导体材料氧化镓材料的公司。
目前,该公司是国内少数生产大尺寸人工光学晶体的企业之一,技术领先国际水平,产品用途广泛,具有高科技、高利税、高附加值、高就业带动,高成长性的优势。量产后年产值约6亿元,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人。该公司自主研制或采用国际先进设备,构建了满足氧化镓单晶生长、同质外延片生长、蓝宝石晶体生长、磷化铟多晶单晶生长、晶体加工、芯片器件系统制作及检测等技术开发和成品化规模生产的创新研发基地。
陈政委介绍,公司生产的新型半导体拥有更低能耗、更小体积且更高耐压、更低成本的特点,人工光学晶体材料可达6英寸~8英寸,几乎没有任何废料,细小的产品均可用于生产珠宝首饰。
该公司已研发出高质量、大尺寸氧化镓单晶片与外延片、高灵敏度高灵敏光电型局部放电检测系统以及三通道火灾监测成像系统。大尺寸蓝宝石窗口材料以及磷化铟多晶单晶衬底等高科技产品为全国电网、消防救灾、疫情防控等领域提供极弱电弧、火焰系统实时监测系统化物联产品。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氧化镓、人工光学晶体、磷化铟材料急速推进和增强我国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的国际产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为全国100多家从事氧化镓后端器件开发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上游材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