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凡
“医保站真不错,服务周到,随叫随到,啥时候叫啥时候开门。”12月8日,宜沟镇小青山村村民黄敏说。她前段时间身体不适入院治疗,花费5000余元,医保报销后,黄敏个人只花了1000余元就康复出院。她口中的医保站,是汤阴县医保局不断完善县、乡、村医保三级服务网络建设,针对城乡结合、偏远村居、人口密集村,依托村卫生室成立的村级医保服务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作为我市基层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医保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需求导向、便捷高效、统一规范为原则,以医保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针对与群众看病就医息息相关的难点、堵点,充分调研,大胆尝试,坚持“管理延伸、窗口前移”两条主线,积极探索建立县、乡、村医保服务体系,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一条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汤阴路径”。
县医保局坚持从“上层’发力,完善从乡镇到村级医保工作的组织构架,各乡镇设立了医保工作办公室,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县医保局负责业务指导。目前,以各乡镇班子成员分管、医保办统筹、村医保专干为网底的镇、村两级医保管理工作组织架构在全县初步形成。基层医保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宣传引导实现了事有人干、人有事做。
为实现民生事项“就近办”,该局着眼于辖区内人口集中、网络便利、服务精准等因素,将服务站点设置在基层医疗机构,以简化程序、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做到了“能放必放、应沉尽沉”,通过抓好“五个规范”,逐步建成“一个主体、两级管理、三级经办、全网覆盖”的经办管理服务模式。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压茬推进、全县推广的工作思路,该局选取城关、韩庄、白营、古贤、伏道5个乡镇为第一批试点,设立乡镇医保服务所,整合现有服务设施和资源,为参保群众提供“一门进”、一站式服务。另外,该局根据人口分布、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医疗资源等综合因素,选取伏道小屯村、韩庄羑河村、宜沟小青山村、古贤支村4个卫生室,建立第一批村级医保服务站,着力创建城乡结合、偏远村居、人口密集村三示范点,并规范了人员配备,使基层经办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医保集中征缴期,为参保群众提供咨询500余人次,办理参保业务1100余件,减轻了群众来回奔波的负担。
本着群众需求量大、办理标准明确、业务流程规范的原则,该局从高频经办事项入手,多次召开研讨会,确定经办下放事项。同时,该局多次与市医保中心、县大数据局、联通公司等部门对接,协调信息化建设相关事项,打通基层经办“神经末梢”,分别梳理确定下放经办服务事项乡镇20项、村级5项,统一制定镇、村两级的办理事项明细表、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图、样表及各项业务工作指南等,全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运行模式。此举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就近跑一次”的转变,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我们村离县城较远,以前办业务需要来回跑,县医保局在我们村成立医保站后,老百姓在村里就能了解到详细的医保政策。同时,医保站还可以为老百姓帮办、代办相关医保业务,老百姓更方便了。”在宜沟镇小青山村卫生室,村医、医保协管员黄云说。据了解,村医通过培训当上了医保协管员,主要职能是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参保登记、信息查询、信息采集等业务,还能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相关医保业务。
县医保局相关人员表示,医保经办服务下沉是民之所望、大势所趋,基层医保服务所(站)的设立解决了办事群众来回奔波、满意度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突破了场所、人员、经费保障等“旧瓶颈”,拓展了乡村医保工作“新阵地”,促进了基层医疗医保“双联动”。基于“管理延伸、窗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在解决参保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得到了有效印证。今年11月,市基层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汤阴县召开,该县的做法经验在全市推广。
打造了医保经办服务“便民圈”。基层医保服务所(站)的设立是汤阴县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具体实践,提高了医保经办服务的便捷度,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县10个乡镇医保服务所(站)已全部挂牌运行,实现了医保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各医保服务所(站)累计提供政策咨询3000余人次,就近办理各类医保事项2600余件,医保中心月办件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6%。医保服务所(站)真正实现了惠民便民,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拓展了医保政策宣传“新阵地”。基层医保服务所(站)作为最深入群众的医保服务机构,在办理好医保日常业务的同时,将各项医保经办事项的办事指南制作成二维码,供群众随时查阅;免费提供医保政策、医保经办服务、打击欺诈骗保、医保电子凭证推广等宣传服务,提高医保政策的群众知晓率,搭建各项医保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平台,形成医保政策家喻户晓的良好局面。目前,县医保局印制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医保电子凭证推广等政策解读3000余次,为各级医保政策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了基层医疗医保“双联动”。通过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医保服务所(站),将医保与医疗紧密联系起来,为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注入了强大动力,将基金监管触角不断延伸,对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监管全覆盖,持续巩固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守好群众“救命钱”,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服务。自基层医保服务所(站)试运行以来,参保居民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意愿开始提升,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