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安阳县(示范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

“五边”绿化打造“持久美”
——安阳县(示范区)国土绿化工作侧记
春季“五边”造林成效(本报记者 郝亚伟 摄)

□本报记者 郝亚伟 通讯员 张晨良

近一段时间,在安阳县(示范区)“五边”绿化项目现场,细心的群众发现,一棵棵新植的女贞树干上,都悬挂着象征树木身份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工程名称、树木品种、栽植时间、栽植地点、建设单位等相关信息。“我们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在科普林木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实现苗木管理由传统模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使苗木管理更加科学、精准。”11月25日,安阳县林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县(示范区)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村边、路边、河边、沟(渠)边、田边等“五边”绿化和灾后重建为重点,全面推行林长制,扎实开展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为持续改善生态、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按照“能种尽种、应栽尽栽”要求,安阳县(示范区)在林业用地受限情况下,结合乡村振兴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向“五边”要效益、借平台(国储林)促提升,有效解决“地从哪里来”和“钱从哪里出”的问题,激发动力、深挖潜力,将“五边”绿化打造为亮点,扎实建设村庄的绿色屏障,圆满完成瓦店乡工业园区、辛村镇黄门村、辛村镇北庄村、黄河大道、文昌大道等国储林项目和既定县乡道路“五边”绿化任务,共栽植苗木18.4万株,绿化里程240.4公里,造林224.4公顷,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

在“五边”绿化实施过程中,安阳县(示范区)将任务分解为路肩培土、压实打坑、绿化栽植、浇水养护4个重点环节,严格实行四项质检原则,即要求各乡镇对计划栽植的“五边”路段至少进行一米宽的路肩培护,条件允许的,挖出边沟,形成“一路两沟两路肩”绿化效果,培土不完工不纳入规划;路肩经过严格培土、压实整理后,再进行栽植,培土不压实不进行打坑;对到场苗木实行监理、分包责任人质量检验“双过关”,苗木合格率低于90%的,一律整车退回;苗木随到随栽、随栽随浇,到场苗木栽植不过夜。

绿化期间,县林业中心技术人员深入造林一线,分组包乡镇、包路段、包项目,对路肩培土、挖坑、栽植、管护等环节提供全天候技术和保障服务,解决存在问题、协调施工环境、严把工程质量、督促造林进度;实行“五边”绿化进展情况日报告制度,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反馈,列入管理台账,由县林业中心督导组跟踪督导。

植树容易管理难。为突破“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成林”的植绿怪圈,该县敢于对苗木管护不到位的行为“亮剑”,既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又减少了毁林毁树破坏率。

安阳县(示范区)建立县、乡、村以及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三级三方”管护网络,明确管护职责,落实管护措施,形成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树木有人护的工作格局,从苗木栽植到后期生长,全程“保姆式”看管。森林公安民警加强巡查,对发现或群众举报的毁林案件及时调查处理,严厉打击毁林行为,形成震慑作用。同时,引入大数据技术,悬挂树木二维码,实现对村庄绿化美化成果的精细管护,让美丽乡村从“一时美”变为“持久美”。

今冬明春,安阳县将在春季大力实施“五边”绿化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借助国家储备林平台,进一步挖掘“五边”造林空间和绿化潜力,重点实施县乡道路、洪河堤顶、安阳河堤顶及灾后重建绿化项目,造林总面积117.33公顷,其中“五边”道路绿化26.66公顷、洪河和安阳河堤顶绿化57.33公顷、灾后重建绿化33.33公顷。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