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安阳县(示范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

温室大棚长出了香蕉


□本报记者 郝亚伟

9月22日,记者走进北郭乡里方村隆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仿佛来到了温暖湿润的南方。大棚东端,两株香蕉树枝繁叶茂,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半米多高的香蕉串,一排排类似仙人掌的果树整齐成列,长势喜人,艳丽的火龙果吊在藤枝上,十分可爱。

里方村是北郭乡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全村450余人,几十年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不少年轻人为谋求发展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近几年,乡村治理腾出不少空地,村民曾尝试种植食用菌和其他经济作物,但都失败了。去年,创业成功人士、乡村振兴书记王保印自己投资10万余元重修了1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希望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里方村党支部书记王东运介绍,经过多方考察和商量,他们决定探索“南果北种”模式,进行试种。

去年10月,里方村开始在大棚里种植火龙果。经过对土壤湿度、棚内温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精心管理,如今,大棚里火龙果树苗已全部进入青年期,长势良好。“一棵秧有3个结果枝,到第二年以后每年采摘八九茬没问题,收益比普通的地产水果可观。”王东运说。

只种火龙果品种有些单一,王东运又委托广东的亲戚带回两株香蕉树,一并种下。时下正值秋季,记者在大棚内看到,即将成熟的绿色香蕉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说起为何要试种香蕉,王东运说,自己在广东做过生意,广东的朋友告诉他,北方市场上的香蕉,由于贮存和长途运输,基本都经过药水催熟,影响口感。他就想自己种香蕉,让大家吃上本地自然成熟的香蕉。

可火龙果、香蕉毕竟是热带植物,怎么种?王东运带领村干部开启了线上学习模式,他们不仅请教专家,还购买了视频课程线上学习。如今,王东运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植高手。他告诉记者,把握好火龙果和香蕉的种植温度是核心,温度太高、太低都不行。他们在大棚内采取保温措施,人工模拟热带环境,即使在冬天,棚内温度也控制在12℃左右。“我们在试种过程中不停地摸索,对土壤进行调理,定期施有机肥,保证产量与质量。”王东运说。

火龙果树宽大的枝条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实,王东运边说边切开一个红心火龙果,果肉比果皮更加红艳,香甜可口。“其实,在北方种植火龙果有独特的好处,例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果实糖分多、口感好等。”王东运介绍,“南方的火龙果通常都是六七成熟就采摘下来运输到北方,果实的口感没有成熟后采摘的好吃。火龙果树还有一个特点,只要品种不被淘汰,可以10年至20年一直生长结果,实现长期收益。如果我们这里能大批种植出火龙果,市场空间会更大。”

经过近一年的培育,这些南方水果试种成功,并且在里方村“安家落户”。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村将筹集资金,群众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扩建大棚,扩大火龙果和香蕉种植面积,并且逐步引进丑橘、甘蔗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南方水果进行试种。“我们的目标是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让水果自然成熟,打造让群众吃得放心、安全的水果采摘基地。”王东运说,他将继续带领干部群众学习专业技术,改良种植技术,真正实现“南果北种”,安排更多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帮助群众增收。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