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亚伟 通讯员 李昌奇
“作为联合执法检查的牵头部门,县市场监管局如何发挥牵头作用,切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请问公安部门,针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怎样建立有效的企业维权制度和机制,解决企业立案难、维权难问题?”“请问环保部门,如何减少环保检查频次、提高检查质量?如何加强环保监控技术指导的针对性,避免以罚代管?”……
9月28日下午,在安阳县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议上,7位人大代表聚焦企业、群众关心的问题,面对面提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安阳县人民法院8个应询单位负责人回答紧扣问题、坦诚应询。一问一答,精彩互动,凝聚了共识和合力,也展示了人大法律监督之力。这场专题询问会议是安阳县人大常委会丰富监督方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专题询问后今年开展的第二次专题询问。
“对一个城市来说,营商环境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围绕这道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目的就是从这些问题和现象中找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短板,需要担当‘这支笔’,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最大限度便民利企。”询问伊始,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红院开宗明义。
安阳县委主要领导,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人大主席,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询问人直言不讳,抛出一连串直击痛点的问题,也是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询人据实回答,态度诚恳,不遮掩,答出担当让人信服,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达到了红脸出汗、找准问题、改进工作的效果。
一言一语谋发展大计,一问一答显监督力量。为确保专题询问问在“点子”上,安阳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深入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调研,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各级人大代表、企业家、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并将意见纳入询问范畴,锁定专题询问的“考点”。“专题询问重点是以问促改、以问促效,倒逼应询单位深入思考,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参加询问的安阳县人大代表赵玉生表示,自己将把参与专题询问工作作为履职的一项重要任务,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多提切实可行的好建议,当好民声民意的“代言人”,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用全力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这样的对话持续了3个多小时。“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次询问,不仅问出了民生关注、群众期盼,更道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与承诺。”李红院在总结点评时谈到,下一步,县人大将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发力点,在更加注重选题“精”、调研“深”、询问“实”、督办“严”的基础上,强化跟踪监督,通过梳理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定向查”,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专题询问常态化、制度化,使专题询问成为履行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进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彰显人大监督与群众心声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