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虽然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教给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优势,为他们的暑假增添一抹不同以往的色彩。这让我们更加深刻意识到作为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看到学生欣喜的神情,我们觉得不虚此行。”7月31日,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支教团志愿者在给内黄县亳城镇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辅导暑期作业时说。
7月初,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无限携手、星火传承”暑期支教团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亳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这几名大学生热情、耐心地给学生补习功课,和学生相互加了微信,以便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既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使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又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校园之外的新知识。真是太感谢这些大学生了!”亳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生岳子雨的妈妈激动地说。
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同时结合该校实际,为51名农村留守学生制定了特色课程,开设了兴趣班,打造了语数外趣味课堂和体音美阳光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还开展了安全教育、红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演讲、朗诵、篮球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撑起暑期的知识殿堂,和他们共同度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
“在陪伴这些弟弟妹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同步学习和成长。看到他们获取新知识时高兴的样子,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暑期‘三下乡’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结合、融会贯通的机会,更是一次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碰撞,让我们的暑期生活更精彩、更有意义。”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暑期支教团负责人刘佳宁说。
(刘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