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 凡 通讯员 吕静怡)7月14日,晌午的阳光照在东江窑“3·27”烈士英勇革命纪念碑上。从纪念碑向北100米,在傅凌云故居院内,一堂微型党课正在举行。身着警察蓝的“学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聆听着那段关于瓦岗乡东江窑村的烽火岁月,感悟着傅凌云同志刚毅不屈、英勇果敢的抗日精神。
像这样的参观讲解,在傅凌云故居已经反复开展多次,汤阴县数千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聆听了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多形式开展现场研学、多角度讲好红色故事、多方面发扬红色传统,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为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基地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红色资源。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党史部门积极设计、布展,倾力打造具有汤阴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将傅凌云故居、刘邓大军解放汤阴指挥部旧址列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全力打造解放汤阴纪念馆、司文德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用身边的红色故事教育身边人,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目前,该县各红色教育基地已接待各单位和部分学校师生9000余人次。
此外,该县还利用公交专线将红色资源串联起来。该县正大公交公司以途经岳飞纪念馆、汤阴县烈士陵园、瓦岗乡红色纪念馆、东江窑“3·27”纪念碑、傅凌云故居、五陵镇党史印记馆的9号线路为“红色线路”,打造了流动的“红色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火起来、热起来”,让红色故事入群众耳、进群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