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 安阳日报
 
2021年7月1日 星期
龙安区
转型发展开新路

龙泉镇花木温室务工农民在移栽种苗

龙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坚持“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美丽宜居新城区”,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双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成就。全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工业振兴工程先进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安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且成功创建2个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9个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

近年,龙安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高标准打造党建示范带,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牢实干争先用人导向,创新干部日常考核,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使用干部,强化对年轻干部培养,出台年度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办法,大力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涌现出一批“一心为民好书记”。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深化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四届区委巡察工作实现全覆盖,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良好。

坚持高质量发展

夯实强区之基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速为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是2015年的1.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48亿元,年均增速为12.4%;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6亿元,年均增长6.4%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2.1∶75.1∶22.8。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0.7亿斤左右。

都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花卉苗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势头强劲,主导产业逐步壮大,三新产业园、钣喷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合金新材料产业园、中博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一批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加快建设,岷山环能高科公司进入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

服务业繁荣发展,龙安商务中心、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旅游稳步发展,小南海景区、昆玉山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两库一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区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龙安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工业振兴工程先进区,连续4年被评为安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龙安这片热土所生发出的奋斗精神、勃勃生机为龙安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与无穷活力,成为全区群众幸福的源泉。

突出民生优先

城乡一体推进

只有呵护城市、建设城市,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才能显著提升城市品质。近年,龙安区高起点规划,大力推进百城提质工程建设,城区全面实现有机更新,城区框架迅速拉大,建成区由原来7平方公里增加到16平方公里;城市路网加快完善,投资14亿元,新建、改建钢花路、安彩大道、太行路等55条道路,“七横七纵”城区路网基本形成;御翠园、嘉洲华庭、建业花园里、万和城等一批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建筑面积646万平方米;新建龙安公园、洪河示范段、街头游园等29个绿地、公园,新增绿地面积34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3%;新建改建停车场、农贸市场等一批公共建设项目,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城市管理目标先进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1.14亿元,重点实施扶贫项目419个,41个贫困村全部如期退出贫困序列,1498户3387人全部实现脱贫。

乡村振兴顺势开局,龙安区高标准完成辖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振兴规划和省级示范村乡村振兴规划,成功创建2个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9个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市场化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强力推进“三地一矿”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空心村”开发整理。

绘好生态画卷

留住绿水青山

入昆玉山景区,群峰拱卫,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真如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游洹河峡谷风景区,远眺放怀,深幽峡谷内重峦叠翠、云海茫茫,铺陈着满目翠绿,荡漾着万顷柔波;探雪花洞景区,细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壁洁白如玉、鬼斧神工;逛马鞍山森林公园,亲近自然风光,只觉地绿山青、风景宜人……龙安大地上,山水风光无限好,一幅秀美的自然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龙安区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宜居之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龙安区的发展才能更有生机。区委、区政府通过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实现“两降一升”目标,PM10、PM2.5日均浓度降至109微克/立方米、59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增加至196天;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完成洪河、铁西排洪沟等37条河道清淤任务,建成污水处理厂3个,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彰武水库、六孔桥等4个断面水质年均值全部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完成全区重点企业土壤详查和治理修复任务,废蓄电池回收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龙安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优化服务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

近年,龙安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实现“连、通、办”,95%的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88%,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平均值,在全市名列前茅。在优质服务中,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全区稳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涉改部门全部挂牌履职,监察体制改革、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乡镇街道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全面启动,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能明显增强。组建“6+11+N”产业招商专班,落实招商异地落户税收共享机制,累计签约129个重大项目,引进省外境内资金260.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4亿美元。

社会民生全力保障。持续办好民生实事,2020年,民生支出超过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9%,“十三五”期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07元,年均增长7.1%;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12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定4.0%以内。

不断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五险合一”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参保居民享受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全面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新建昼锦中学、锦绣小学、龙骏小学等8所学校,新建、改建6所幼儿园,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验收;城乡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区乡镇实现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100%。深入实施“龙安慧眼”工程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持续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龙安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与立足龙安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既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又在转型发展中勇探新路。龙安区正迈着坚实步伐,踏上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区新征程。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