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 峰 通讯员 李昌奇
时代出新卷,山河起宏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安阳县(示范区)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安阳县(示范区)奋力书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
风来千帆竞,潮涌逐浪高。盛夏时节,行走安阳县(示范区)大地上,一处处工地塔吊林立,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建设正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2020年,安阳县(示范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5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6亿元。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一年来,安阳县(示范区)坚持把保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了7个方面、22项措施,深入开展“一联三帮”、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百名干部帮百企”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物流、资金等问题。累计减税降费9520万元,新增企业贷款8.39亿元。创新开展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816万美元,省外资金79.29亿元。69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按领域对16个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窗口进行整合,企业开办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一般登记不超3天,抵押登记不超2天,注销查封查询不超过1个小时。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86亿元,超年度目标57.8个百分点。累计列入“河南省补短板982工程”项目24个,总投资155.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9.8亿元;累计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2.93亿元,完成投资2.1亿元;列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5个,发行额度3.1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用地报批120余公顷。
为扎实推进产业培育,安阳县(示范区)始终把主导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壮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及电子信息方面,河南克能轻型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旭阳高端显示材料项目开工建设;中科曙光等项目签约。通用航空方面,通航制造中心一期厂房全部竣工投用;9家企事业单位入驻办公;安阳永和机场通过国家民航局B类机场确认,启动了A2类机场申报工作;以电新能源飞机项目投入运营,柔性光电子薄膜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北京铭镓超高频大功率半导体材料等项目签约。智能制造方面,智能制造产业园路网、污水处理站基本建成;中睿智能、华中建科等项目建成投产。现代服务业方面,游客集散中心、海悦国际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安阳建工、兴瑞建筑等13家建筑企业纳税超1000万元。
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群众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一年来,安阳县(示范区)以“文明创建、百城提质”为载体,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新建、续建市政道路11条,配套推进雨水、污水、电缆等管网建设。在建10个棚改项目进展顺利。实施了19个生态绿化项目,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
唯有担当,方能勇毅笃行;唯有创新,方能勇立潮头。安阳县(示范区)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4.61万吨,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3453万元、资源型资产(土地)5733公顷。被评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土地流转面积1万公顷,累计发展种粮大户280户、家庭农场2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28家,2家获评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1个农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5个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新修农村公路29.9公里;30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主体完工;新建改造农村电网42.5千米、变电站2座、高标田供电台区17个。9个乡镇投入资金1.2亿元,累计整治建筑临街立面6.6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网1.4万米,新建文体广场9个、游园9个、停车场6个。以“美丽乡村评星晋级”行动为抓手,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完成农户改厕1.8万户,建设垃圾中转站30座、小型污水处理站13座,铺设污水管网8万余米。白璧镇西裴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5个村被评为市级森林乡村。
提升共享发展新水平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我是党员,我先上!”不论是面对疫情,还是复工复产,无论是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战场上,还是在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安阳县(示范区)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凝聚起攻坚克难、创新创业的磅礴力量。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安阳县(示范区)竭尽全力攻壁垒、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2020年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744万元,建设扶贫项目45个,其中产业项目17个。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售扶贫产品1902万元。通过“五重保障”,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医疗费用2728万元。全县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100%,饮水安全全部达标,住房保障实现动态清零,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严格落实“七控”措施,不断强化监测点位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累计获市政府生态补偿金奖励401.2万元。对37家企业积极申请民生保障或自主减排。加大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严格落实“八个百分百”要求。强力推进“双替代”工程,全域基本实现“散煤清零”。此外,持续抓好非法集资、政府债务等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大力开展涉金融服务类企业专项整治,金融领域和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阳县(示范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年民生支出2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7%。十个方面、29件重点民生实事,累计投资7.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 43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6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16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04亿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高龄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生保障资金4168万元。158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投入使用,新建改造校舍类项目27个。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新院项目有序推进;全县完成免费产前筛查6725人、新生儿“两筛”4676人、“两癌”筛查2.6万人;全县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04个。
时间见证历史,也书写未来。一项项惠民政策精准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安阳县(示范区)正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坚韧,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勇气和智慧,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精神迈上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的新征程,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本版党史资料由安阳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