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龙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1年5月19日 星期

走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龙安区创新发展旅游产业纪实

□本报记者 申昕

入昆玉山景区,群峰拱卫,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真如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游洹河峡谷风景区,远眺放怀,深幽峡谷内重峦叠翠、云海茫茫,铺陈着满目翠绿,荡漾着万顷柔波;探雪花洞景区,细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壁洁白如玉、鬼斧神工;逛马鞍山森林公园,亲近自然风光,只觉地绿山青、风景宜人……龙安大地上,山水风光无限好,一幅秀美的自然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绚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少不了文化底蕴来加持。今年年初以来,为创新发展旅游产业,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美丽宜居新城区”战略核心,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化旅游和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培育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景区和重点产品,打造龙安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化借旅游之船出海,让旅游借文化之根立足。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景区的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41%,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47%,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5月13日,昆玉山景区负责人梁春荣向记者介绍。昆玉山景区今年的旅游经济能取得斐然成绩,很大原因在于今年“五一”期间,在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昆玉山景区开展了直播、汉服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增强了景区与游客的互动,提升了游客体验感。

除了昆玉山景区,洹河峡谷风景区、雪花洞景区也多措并举推进硬件和软件大提升工作。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理念,通过昆玉山“桃花节”、洹河峡谷“樱花节”、凤凰岗“农民丰收节”和“葚是杏福”贡杏采摘节、善园小镇“灯光节”等一系列生态旅游文化活动,打造龙安乡村旅游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提升龙安区旅游品质。

“龙安区的旅游景点数量多、风景好。我和同学在抖音上看到了灵泉寺的推荐视频,早就想找机会来转转。”5月13日,在善应镇灵泉寺外,安阳师范学院大三学生许文静笑着对记者说。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除了提升实力、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外,还离不开形象的包装、声名的远播。近年,龙安区积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采取多元化的宣传营销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相关媒体平台宣传推荐文化旅游景点,展现龙安魅力。

《印象龙安多彩西苑》《指尖上的西苑——龙安生态旅游区掠影》《指尖上的西苑——灵泉寺》等一系列作品在安阳人的微信朋友圈里火爆传播,《遇见最美安阳2021》《指尖上的龙安》等宣传作品50余篇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广受赞誉。这些视频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和推介了龙安区的美丽风光,引来滚滚人潮。

今年“五一”假期,龙安区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游客人数呈明显增长势头,累计接待游客12.65万人次,同比增长3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95万元,同比增长46.3%。

“为提升服务品质,创新发展旅游产业,我们通过开展景区‘旅游+智能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亚明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龙安区以旅游厕所规划和建设为突破口,对全区30余座旅游厕所进行梳理,实时GPS定位上传至百度地图APP,通过上传和完善厕所等级、厕所位置、厕所设施等相关信息,方便广大游客就近如厕,推动解决“找厕难”等问题。在打造“三钻级智慧景区”过程中,昆玉山景区通过与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了景区无接触式智能售票,增设扫码、刷脸智能识票系统,扩大景区WiFi覆盖范围,使景区秩序更加通畅、流量得到有效管控,提升了景区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

此外,龙安区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区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昆玉山景区、洹河峡谷风景区、善园小镇等进行文明旅游引导,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景点介绍、防疫知识宣传等暖心服务,获得广大游客好评。

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如今,在龙安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幕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戏持续上演、屡掀热潮。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