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沛丽
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中,全市两级检察院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为民用”的思路,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司法领域问题,结合实际制订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四进”(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为抓手的8项具体任务,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实效、限时完成。其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实践服务承诺进学校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未检人”常常研究思考的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围绕“三大阵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和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
坚持学校思政主阵地。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细化落实“百千万工程”,加强检团合作、检教合作、检校合作,实现“法治进校园”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落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度,进一步充实全市法治副校长队伍,压实法治副校长责任,以按需服务、精准服务为原则,联合教育管理部门,制作、优选、审定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生动多样的法治、安全、党史教育标准化课件,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班班通”平台针对城区学校开展常规化宣传教育,组织法治巡讲团深入农村偏远地区和特殊学校开展巡讲活动。
开辟党史学习实践阵地。全市检察机关通过“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未成年人帮扶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三大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建设红色阵地,以革命先烈、时代楷模、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等为榜样,结合司法办案和犯罪预防实践,通过微视频、电视台、宣传版面、宣传手册等,将党史教育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广大青少年面前,营造党史教育宣传氛围。
争夺网络空间新阵地。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妇联、共青团安阳市委、市教育局、安阳电视台联合开启网络“云课堂”,为青少年传播正能量。紧扣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需要,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契机,积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做好检察事业的传声筒和未成年人保护的代言人,切实将党的工作理念、发展大局有效传递,增强青少年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
全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实践服务承诺活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阳县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组织干警走进崔家桥镇中海小学,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提升未成年人对破坏国家安全行为的甄别能力,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汤阴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联合医院、学校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入职查询、强制报告制度,普及党史知识。
殷都区人民检察院邀请殷都实验小学师生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实地参观学习,了解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现场回答同学们的法律问题,教育大家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滑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开展“送法四进”宣讲活动,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展板、现场授课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民法典,让群众感受到普法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龙安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走进马投涧一中,为学生介绍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耐心解答师生的法律咨询。
两级检察院未检部门将继续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措施为抓手,以“三牛”精神加速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着力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服务效率,借助“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 爱心实践服务承诺进学校活动,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