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俊英
通讯员 杜慧欣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大街街道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吸取精神力量,强化责任担当,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服务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工作围绕群众满意干,实事围绕群众需求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优、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走进家中问需求
“这次我们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做什么?”4月30日,来到北大街街道辖区居民蔡杰山家中,北大街街道带队领导开门见山,向蔡杰山的爱人李福荣说明了来意。“俺家老蔡的残疾人证到期了,需要更换新的,但因为无法到医院做鉴定,一直没办法更换。”李福荣直言。
了解情况后,北大街街道工作人员将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上。随后,该街道民政办协同区残联及辖区一家医院到蔡杰山家中对其进行鉴定,方便其更换残疾人证。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街道广泛收集民情,进行实地走访和意见梳理,建立办实事清单台账。据了解,该街道建立领导小组成员联系走访制度,要求全体街道、社区干部职工到辖区内实地走访,了解居民、商户的具体情况,详细询问群众的困难与问题。该街道对辖区内居民、商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能解决的问题立即予以解决;街道、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主要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办理,切实提高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本领,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同时,该街道建立办实事清单台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明确完成时限,紧盯问题解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义诊服务暖人心
“老人家,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少吸点烟。”
“这两天天气反复,要多注意身体。”
…………
4月30日,北大街街道联合辖区医院开展了“学党史 办实事——我为群众送健康”爱心义诊活动。义诊活动现场,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为居民提供多项咨询服务,还为居民免费提供测血压和血糖、心电图检测等服务。
义诊过程中,医生耐心为部分老人检查身体,详细询问他们的饮食习惯以及既往病史治疗、用药情况,并耐心解答居民的问题。对于检查结果,医生认真为居民分析利害关系并做好登记,叮嘱居民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如何合理用药等,告诉居民如果身体感到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耽误治疗。
“义诊活动对我们老年人有很大帮助。我腿脚不好,不能走太远,正好这个活动就在家门口开展。这个活动很有意义,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很大便利,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北大街街道辖区居民刘阿姨笑着说。
据了解,为提高辖区居民对自我健康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大街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关爱居民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提升群众幸福感
“群众是最朴实的,也是最可爱的。你为群众办的实事,他们会一直记在心上。我们街道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沉下心来,想方设法让群众过得更好。”北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郝东亮说。
郝东亮介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街道党员干部围绕群众所需开展工作,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推力和重要抓手。该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大走访、大调查活动,把群众的烦心事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受到群众好评。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聚焦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郝东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