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昌
 说起饺子,那可是咱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主食。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俗话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年到了冬至的时候,很多地区都会吃饺子。
 小时候就经常听母亲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不管有多忙,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顿团圆饺子。因为那时家里很穷,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饺子。母亲总是在田地里忙着农活,根本没有时间给我们兄弟几个包饺子,所以我特别期盼过节,尤其是冬至这一天。冬至吃饺子是最让我兴奋的一件事,进入冬季我就天天扳着手指惦记这一天的到来。记得有一年冬至正逢集市,母亲起个大早,带着我到集市上去买肉、菜、作料等物品。集市上人头攒动,真的是寸步难行。长长的一条大街上摆满了摊档,货物就直接摆在地上。如果是卖饰品、精品等货物,就会先在地上铺一块布,然后一件一件地精心摆上去,就像这是一个多么高档的摊位一样。集市上琳琅满目的货物,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杂货的、卖零食的、卖玩具的等,家禽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真是满眼的繁华。
 待所需的一切物品买回家后,母亲就开始和面、拌馅,紧接着母亲和哥哥就开始包饺子了。他们包的饺子,都是直直地站在那里,显得特别有生机。我在家是老小,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啥也不用干。因为我手笨,有时候即便学着母亲包饺子,包的饺子不是睡在那儿,就是饺子皮张着,像开口笑。母亲每次都不让我包,说我包的饺子下到锅里会烂成糊糊的。母亲和哥哥动作娴熟,包得又快又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全家人吃的饺子包好了。
 开始煮饺子了。母亲站在锅边守着家里那口大锅,锅里的饺子不停地翻滚。母亲拿着汤勺不停地轻轻推搅着,只有那样饺子才不会粘连也不会煮烂。等煮了几滚后,饺子就可以出锅吃了。一家人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香气四溢,热热闹闹地吃着。母亲总是对我说多吃点,吃了饺子才能冬天不受冻,尤其是不冻耳朵和手,耳朵冻不掉,手不会起冻疮。那时候对我来说,吃顿饺子真是一种幸福,感觉从身上到心里都是暖暖的。
 随着岁月的迁移,我们兄弟几个也都慢慢长大。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相聚在一起过节的日子也越来越少了。昔日的欢声笑语也难得再闻,往日的集市也演变成了现在的超市、商场。全家人一起准备的团圆饭,也演变成了现在在饭店里随点随上的精致菜肴了。现在的我们,再没有以往节日的那种氛围了。每当我们兄弟几个相聚在一起,聊着小时候的故事,我就会倍感亲切。
 是啊!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身边很多很多的事与物,都已经不复存在,都已经渐渐远去。但是,亲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还在,只要我们能把这一份爱延续下去,那么不管是怎样的时代,那种亲情、那种难忘的回忆都永远不会改变。
 感恩,我的母亲;感念,我的兄长;回忆,儿时的冬至;回忆,母亲包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