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

普及汉字知识 提升文化素养
——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活动侧记
学生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体验雕版印刷

□本报记者 李 阳 文/图

为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弘扬传承汉字文化的平台作用,全面落实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的要求,11月1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薛孟学校成功举办。相关领导嘉宾和薛孟学校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首先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由12块可移动便携式展板组成的汉字展览。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再现了汉字的发展历程及甲骨文造字方法,涉及史前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各个时期汉字发展形态,讲述了中国文字数千年来使用的发展轨迹,让学生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汉字魅力。随后,研学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舞动的汉字》研学课程,通过巧妙的文字组合、文字知识先知道、诗解汉字、快闪互动等4个环节,为学生揭开汉字背后隐藏的故事,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解读汉字文化,引导学生做一个勤劳、守礼、胸怀大志、孝敬老人的新时代少年。同学们运用肢体展示形式将知识性和互动性融为一体,体验了汉字的魅力。最后,同学们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十二生肖雕版印刷、活字印刷、DIY甲骨文书包等研学互动课程,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起到真正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爱上汉字、传播汉字的活动效果。

“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弘扬传承汉字文化的平台作用,把全面普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中国文字博物馆策划并实施了‘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活动。将文化展览从博物馆移到学校,将丰富的研学体验活动带到贫困地区,将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送到孩子们身边,将爱国主义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表示,人才是脱贫攻坚的“软实力”,更是“硬支撑”。为了助推文化扶贫项目,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党支部不仅走进贫困地区,送去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下来。为此,他们利用“甲骨学堂”这一传承汉字文化的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将脱贫攻坚工作和党员主题日活动结合起来,举办面向贫困地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线上汉字教育教学培训,普及汉字知识,提升汉字文化素养,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汉字演变历程,感受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化。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