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

走出课堂 品读大运河文化
滑县旅游发展中心组织学校开展研学活动

本报讯 (记者 李婧瑜 通讯员 王书光)“原来过去的武术器械是这样的!”“快看,这里还有织布机和农具!”11月24日,滑县向阳小学的学生在道口镇大王庙文化园内参观。孩子们频频发出惊叹,对非遗文化展现的魅力赞不绝口。当天,在滑县旅游发展中心的协调和学校的精心组织下,100余名向阳小学的学生来到道口镇大王庙文化园感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穿越时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

在中国大运河滑县段北段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王庙文化园,孩子们听着讲解员介绍谢绪、黄守才、李冰、朱之锡和张居正5位治水先贤的故事,被他们为国为民的事迹感动。滑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众多非遗是因运河而衍生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场馆,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大弦戏、大平调、道口烧鸡、锡器制作、木版年画、秦氏绢艺……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滑县的民俗民风,了解了家乡优秀文化。在农耕文化主题展馆,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农具,孩子们充满好奇,想象着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通过体验农耕文化,孩子们对祖辈的生产、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对农耕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年,滑县向阳小学在课堂上注重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该县大运河段的古迹遗址和非遗众多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行家乡路。通过读无字书、知古今事、培赤子情等,积极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研学活动也不只是一次游玩赏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洗礼,精神的传承,在耳濡目染中,家国情怀已经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