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彤 文/图
11月14日夜晚,华灯初上,记者漫步在仓巷街,顿时被一面墙给吸引住了:一把把风格迥异的扇面画一字排开,一群人正围着一位老年妇女。只见她细心描绘扇面,一笔一画,尤为专注,一根画笔一瓶墨,数盘颜料一把扇,就是这些简单的工具,让一把平淡无奇的扇子在她手里变出了花样,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扇子奶奶”名叫欧阳玉平,今年62岁,家住北关区,曾经是一名数学教师,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仓巷街看到一家卖扇子的店,扇子上面的字都是印刷上去的。当时,她灵感突发,认为现场作画或许更受人们欢迎,更能烘托仓巷街的文化氛围。说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这儿摆起了画摊。
欧阳玉平把传统国画以扇子的形式融进生活,既带来了艺术的气息,又传承了传统文化,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欧阳玉平告诉记者:“通常画一把扇子要花半个小时。我卖扇面画,不纯粹为赚钱,图的是开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