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镔肇 文/图
张文军是北关区柏庄镇西街小学校长,2018年担任柏庄镇西街村帮扶责任人。3年来,他的脚步遍及辖区每一个角落,用爱心温暖了村里的每一个学生。提起他,学生与家长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校长人不赖,是一个干实事的好人!”
实干扶贫
倾情帮扶贫困学生家庭
“江涛妈妈,有什么事情要及时跟我联系啊……”国庆节前,张文军来看望郑顺清时,对其妻子张宝云叮嘱道。
郑顺清是柏庄镇西街村村民,也是西街小学学生郑江涛和郑洋涛的父亲。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郑顺清受伤致残,至今瘫痪在床,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家里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张宝云的身上,生活异常艰难。
2018年,张文军成为郑顺清一家的对口帮扶负责人后,第一时间与西街村村委会对接,协调各方面力量,对郑顺清的住房进行了修缮,把原来漏风漏雨的破旧房屋修葺一新。
房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怎样给这个家庭创造收入?张文军得知张宝云会缝制衣服后,立即动用所有关系四处打听,最终联系上了特瑞琦服装公司的负责人。
“张宝云的手很巧,她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你看她家里这种情况,咱们能照顾一下就照顾一下吧。”张文军将张宝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特瑞琦服装公司的负责人,希望他们能够施以援手。在张文军的积极协调下,张宝云的工作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张校长真是个好人,为了我们家的事情,他已经跑了无数趟,还给我介绍了一个离家近的工作,既能挣钱养家,又能照顾丈夫和孩子,帮了俺家不少忙,他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说起张文军,张宝云激动地说。
智志双扶
用心浇筑学生成才之路
几年来,张文军风雨无阻,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利用周末时间走遍了西街村每一个贫困学生家庭。他尤其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辖区17户有小学生的贫困家庭,隔三差五就能见到他家访的身影,学生家庭生活怎样、学习状态如何、学习中有没有困难、教育扶贫的政策按时落实到位没有等都是他关心关注的问题。此外,为了确保贫困学生一个也不辍学、一个也不掉队,张文军在周末挤出时间办起了“校长学堂”,亲自当起了这些贫困学生的辅导老师,并根据走访时掌握的学生家庭生活现状、心理动态以及特点,为这些贫困学生量身打造教育教学方法。
“江涛、洋涛,你们是家里的男子汉,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老师当天讲解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和消化,作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不会的问题时,要及时问老师和同学。”9月26日,在张文军开设的“校长学堂”上,他耐心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疏导。
郑江涛和郑洋涛是双胞胎兄弟,不善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成绩一般。张文军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到他们所在的班级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叮嘱班主任一定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这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只是把政策宣讲清楚。”张文军在谈到扶贫时说,“作为一校之长、一名党员,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在张文军的感召下,西街小学全体教职工众志成城,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他关心牵挂的贫困家庭学生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次家访,看着贫困学生家庭墙壁上贴满的奖状,张文军的脸上就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落实,离不开像张文军这样兢兢业业的政策执行者,他们坚定而执着地行进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留下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